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徐渭的绘画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性意蕴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8 12:31

  本文关键词:徐渭的绘画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性意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3年

徐渭的绘画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性意蕴研究

朱娟  

【摘要】:本文首先探索了徐渭的人生经历、个性气质及其思想渊源,指出徐渭的绘画美学之所以能够在绘画美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体,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动因和思想渊源的。徐渭聪颖的天赋、独特的个性气质及其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赋予了他敏锐的艺术眼光和非凡的艺术感受力,也增进了他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价值的深入了解。与此同时,明代中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也是徐渭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推手,是徐渭自身独特的人格气质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共同催生了徐渭绘画美学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徐渭的一系列绘画美学思想——“本色自然”、“画病不病,在生动不生动”、“舍形而悦影”等。“本色自然”,是指纯任天机、真率自然。绘画不仅要以自然为师,更崇尚自然天成,要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画病不病,在生动不生动”的一个重要内涵,是指绘画艺术要将着力点放在抒发艺术家内心真挚的审美感受上,要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的真实情趣和感悟;此外,它还包含的一层意思是“工而入逸”,即绘画中“逸”格的获得,必须以坚实的工笔技能作为基础。“舍形而悦影”的意思是人们在欣赏绘画作品或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时候,应该超越单纯的形式描绘,将注意力集中到整体画面所透露出的生动元气上,只有这样,绘画艺术的真谛和高远意境才能被把握到,而不至于流俗。徐渭大胆追求狂逸奇伟、充满矛盾与对立因素、具有近代浪漫气息与崇高特质的艺术理想,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了人们的审美感受。 徐渭这一系列绘画美学观念是在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绘画艺术实践的熏染之下产生的,带有浓烈的传统色彩;但,徐渭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独特的身世经历和个性气质又使其绘画美学思想具有了很大的超前性,他在承续传统的同时又具有了极强的现代意味,这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是极为独特也极有意义的。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审视徐渭的绘画美学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徐渭的绘画美学观念将内在的情感性、意志性的内容提升到艺术本体论的高度,强调人对世界的绝对主体性地位,将极端个人化和主体化的主观印象表达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带有浓烈的现代性色彩。但是与此同时,徐渭的绘画美学与西方的审美现代性观念义有着不同的历史境域和现实针对性,徐渭的绘画美学带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这一点与以反对工具理性、反思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的审美现代性有着很大不同。徐渭的绘画美学观念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在艺术美学领域对现代性的第一声呼唤,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0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将;;徐渭的画学创新及其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王黎明;;试论徐渭及其绘画对后世的影响[J];国画家;2006年04期

3 刘洋;;徐渭绘画研究50年综述[J];美术大观;2009年10期

4 王黎明;徐渭“舍形而悦影”说刍议[J];美术观察;2005年09期

5 任军伟;;舍形悦影:徐渭画学的一个重心[J];美术研究;2011年01期

6 傅合远;;论徐渭的艺术美学取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宋克夫;;徐渭与阳明心学[J];文艺研究;2009年09期

8 傅琼;徐渭研究百年述评[J];艺术百家;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立松;论徐渭狂性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晓蕾;徐渭“本色”论的理论内涵及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国;蒲松龄痴狂意象论[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沈天水;;论冯梦龙的“情教”说[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3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刘铭;;《林兰香》的成书年代考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9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路;;杂谷脑河下游羌族聚落选址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翻翻;;浅析平坝第一进士陈法与王阳明的思想文化渊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10 都鹃;李守信;;浅析道家之“道”[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炳仁;论艺术创作的高峰体验[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谢涌涛;略论徐渭在戏剧文化史上的艺术贡献[J];东南文化;1996年02期

3 付琼;试论徐渭诗歌的命运主题[J];东岳论丛;2002年06期

4 刘玉平;旷世奇才的畸变心灵——徐渭的病态人格及其文学创作[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戚世隽;;近年来徐渭研究述要[J];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03期

6 魏际昌;徐文长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7 宋克夫;论徐渭的狂狷人格[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徐朔方;;评《徐渭集》的编辑和校点[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9 周雨;论“媚”[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10 樊文忠;面向“大地众生” 反映“人生本色”——徐渭戏曲“本色”说略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琼;命运悲歌与人生恋歌[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瑞芳;论徐渭的诗文理论[D];郑州大学;2002年

4 张慧群;徐渭本色论内涵及其在晚明文学思想演变中的地位[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利军;徐渭诗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鹏;徐渭的艺术精神[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洪滨;浅谈传统绘画美学中的“整体意识”[J];书画艺术;2002年03期

2 陆正虹;;论艺术形式在中国20世纪初绘画美学中的缺席[J];作家;2009年22期

3 卢善庆;刘海粟绘画美学思想初探(上)——读《海粟黄山谈艺录》[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唐济川;石涛绘画美学思想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刘永涛;略论《笔法记》的绘画美学思想[J];华夏文化;2005年01期

6 刘松;;论中国古代绘画美学中的“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李厚清;刘静逸;;儒家思想——中国古代绘画潜在的美学基础[J];艺术教育;2009年05期

8 牛鹏飞;;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形神内涵的演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3期

9 宋民;;古代书法美学对绘画美学的借鉴与影响[J];美苑;1990年03期

10 郭因;大文化、大美学与绘画美学[J];东南文化;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文治;;气韵、瞬间和真实性——新闻摄影和绘画美学异同初探[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2 许祖良;;《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范畴体系的建构[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全国美学会议分别召开高校美学教学和造型艺术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王齐;;论汉画像的“形”“神”艺术与汉代审美意识[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桂荣;;回顾与反思——中国古典美学现代性建设十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雅文;[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周韶华;[N];人民日报;2011年

3 周雪梅;[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詹杭伦 作者单位:人民大学;[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黄专;[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刘放;[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潘丹;[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钟灵;[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张雪松;[N];中国花卉报;2009年

10 记者 戴睿云 刘慧;[N];浙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申喜萍;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D];四川大学;2003年

2 樊波;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金元卿;黄宾虹思想及其绘画美学演进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念东;邓以蛰绘画美学思想初探[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2 蒲勇均;石涛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金燕;宗炳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媛;黄宾虹与张大千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5 仉蓉梅;《苦瓜和尚画语录》美学思想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晔;郭熙《林泉高致集》及其儒道禅美学精神[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7 白明;《画禅室随笔》绘画美学思想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红;石涛山水画写生观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9 姜荣莉;论儒家思想在传统中国绘画中的体现[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10 田苗青;论中国画中“气韵生动”的有关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徐渭的绘画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性意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3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33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