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从黄慎的《寻道图》浅论“逸品”精神在写意画创作中的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3-23 16:21

  本文关键词:从黄慎的《寻道图》浅论“逸品”精神在写意画创作中的当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漫长的绘画艺术发展史上,“逸品”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写意画的审美标准,从唐代始,经宋的发展、完善形成具象理论,再到元、明、清形成定论,它的演变贯穿了整个中国写意画发展的历程,亦反映了不同时代、地域写意画家审美意趣与时代风貌的变迁。自古至今,“逸、神、妙、能”四格论画体系深深的影响着画品的评价标准,它是集品画、理论批评、指导创作实践三位一体的,但及至当代却鲜有人在创作中把“逸品”作为一种创作精神去提及和贯彻。“诗、书、画”三绝的黄慎,人物画发扬了“逸品”的表现笔法,把草书运笔带到创作实践中;在“逸品”理论与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感悟出“写神、写意、不写形貌”的理论观点;在绘画题材上关注现实、直面当下,把劳苦大众的形象引入艺术创作,富有历史责任感;技法上敢于突破前规,大胆创新,他的艺术实践拔高了“逸”的境界,升华成“在坚持最纯正、最传统的‘逸品’理念基础上直面现实、敢于创新、敢于出奇”的逸品精神。本文选取黄慎代表作《寻道图》,剖析逸品精神在他创作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当代写意画坛“写”的传统正在走向失传,“逸”的艺术正在逐渐消失的现状,通过研究黄慎的绘画特点,解析“逸品”精神在其创作中的运用,从而揭示“逸品”理论的神秘思想迷雾,对推动当代写意画创作是有益的,因之在当今画坛重提“逸品”精神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黄慎 寻道图 “逸品”精神 当代写意画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8
  • 1.1 研究背景7
  • 1.2 研究价值和意义7
  • 1.3 研究方法7-8
  • 2 “逸品”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内涵、发展历程8-11
  • 2.1 “逸品”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内涵8-9
  • 2.2 “逸品”理论的发展历程9-10
  • 2.2.1 “逸品”在唐代的提出和初步形成9
  • 2.2.2 宋代对 “逸品”形成具象理论9-10
  • 2.2.3 元、明、清形成定论和后代影响10
  • 2.3 “逸品”理论的审美意蕴10-11
  • 2.3.1 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意蕴10
  • 2.3.2 当代写意画的审美意蕴10
  • 2.3.3 “逸品”的理解对写意画画家的重要性10-11
  • 3 黄慎作品《寻道图》赏析及 “逸品”精神在其作品中的体现11-15
  • 3.1 画家黄慎介绍及其成就11-12
  • 3.2 黄慎作品《寻道图》时代背景、赏析12-13
  • 3.3 “逸品”品画标准对黄慎创作的影响及在其作品中的体现13-14
  • 3.4 “逸品”精神对黄慎绘画实践的指导意义14-15
  • 3.4.1 体现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14-15
  • 3.4.2 体现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15
  • 4 西方思潮影响下,近当代画坛 “逸品”观念缺失15-16
  • 4.1 近当代中国画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5-16
  • 5 在当代中国画坛,重拾 “逸品”精神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16-18
  • 5.1 重拾 “逸品”精神的必要性16
  • 5.2 “逸品”精神对当代写意画创作的现实意义16-18
  • 5.2.1 立足传统文化诠释中国写意画的民族特色16-18
  • 5.2.2 博观约取将外来绘画理念与写意画结合展现18
  • 6 “逸品”精神对本人创作实践的指导意义18-21
  • 6.1 体会 “逸品”意蕴,激发创作灵感18-19
  • 6.2 关注社会热点,尝试出奇敢于创新19-21
  • 结语21-22
  • 参考文献22-23
  • 附图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宁;;《逸品》[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周宇峰;谢萌;邹昌锋;;早期的逸品画理论初探[J];大家;2010年23期

3 傅合远;论“逸品”审美内涵的历史深化与发展[J];文史哲;2002年05期

4 刘墨;逸品唐昌虎[J];美术之友;2005年02期

5 于志强;;从“逸品”画探源“神韵”说[J];电影评介;2006年13期

6 施建中;;隐逸与逸品[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7 孔耘;;逸品说[J];文艺研究;2006年11期

8 范迪安;;现代逸品——读武艺近作[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唐人亦;;极等逸品[J];艺术与投资;2006年08期

10 徐浩;;说“逸品”[J];中国书画;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振祺;;元钱逸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昌友;“逸品”解读[N];美术报;2012年

2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 著名水墨画家 潘公凯;从神品到逸品[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范茂震;书画逸品的三种境界[N];中国商报;2002年

4 薛永年;当代逸品[N];文艺报;2006年

5 薛永年;当代逸品[N];美术报;2012年

6 近僧;逸人逸品[N];美术报;2012年

7 王鲁湘 霍春阳;当代逸品——感受霍春阳的花鸟画境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逸品升格的艺术哲学意味[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金维久;山水画,逸品为上[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听海;工诚逸品陶瓷基金:“盈”在起点[N];中国文化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杜觉民;隐逸与超越[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玄墨;浅论文人画山水的逸品画风[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2 范朋杰;从黄慎的《寻道图》浅论“逸品”精神在写意画创作中的当代意义[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3 谢萌;“逸”辩——唐宋时期“逸品”画问题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常潇;元代山水画逸品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斌;逸品地位的确立与宋代文人画的兴起[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年

6 冀萍萍;元代园林题材“逸品”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及后世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7 初冬;逸之“情逸”[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立;超俗拔韵的“逸”[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海涛;中国山水画审美理想演变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黄慎的《寻道图》浅论“逸品”精神在写意画创作中的当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4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