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张萱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22-07-15 11:22
  工笔人物画发展至唐代中期已经逐渐成熟,出现了许多集大成的大家,张萱就是其中可以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工笔人物画作品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启发和影响了后世诸多画家,开启了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的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以研究张萱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为题,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张萱生平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入手,了解其所处的现实生活,为深入研究其艺术特色的形成等做铺垫;第二部分结合笔者前期搜集的关于张萱绘画艺术的文献资料和图片等进行分析,以张萱工笔人物画代表作品的题材、空间表现形式、造型以及多元化的设色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且与张萱之前、张萱同时代和张萱之后的美术作品进行对比,更加直观对其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研究;第三部分主要通过社会政治等五个方面对张萱工笔人物画艺术特色的形成原因进行寻根问源的探析;第四部分分析张萱工笔人物画艺术特色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包括对其当时的唐中期以及在他以后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同时也有对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张萱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艺术思想等在笔者绘画创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张萱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2.1 张萱生平简介
    2.2 张萱所处的时代背景
第3章 张萱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3.1 张萱工笔人物画作品题材的创新
        3.1.1 世俗化女性形象题材崛起
        3.1.2 丰富并发展劳动题材
    3.2 空间表现形式巧妙
        3.2.1 长卷形式
        3.2.2 精巧的布势
    3.3 张萱工笔人物画作品造型独特
        3.3.1 打破女性人物传统僵化造型
        3.3.2 开创“浓丽丰肥之态”的“绮罗”风格
    3.4 多元化设色技法
        3.4.1 线色融合
        3.4.2 用颜色烘托画面气氛
        3.4.3 使用“三白法”
    3.5 张萱工笔人物画作品注重细节刻画
第4章 张萱工笔人物画艺术特色的成因探析
    4.1 张萱本人有极高的绘画天赋
    4.2 张萱对前人优秀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4.3 唐代绘画材料的更新变化
    4.4 唐代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
    4.5 唐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第5章 张萱工笔人物画艺术特色的影响
    5.1 对张萱同时代及以后的中国画家的影响
    5.2 对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的影响
第6章 张萱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在笔者创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6.1 题材创新
    6.2 设色创新
    6.3 多元化技法使用
    6.4 关注画面细节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1.作者简介
    2.科研成果
        2.1 论文发表
        2.2 参展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阴山岩画的历史文化意义[J]. 王雁飞.  艺术评论. 2015(03)
[2]马王堆汉墓帛画研究综述[J]. 游振群.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00)
[3]衡中西以相融[J]. 何家英.  书画世界. 2010(01)
[4]古代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的影响[J]. 李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S2)
[5]丰富多采的内蒙古岩画[J]. 盖山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3(04)

博士论文
[1]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 赵喜惠.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唐代工笔仕女画研究[D]. 黄培杰.南京艺术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试从《虢国夫人游春图》谈传统绘画中色彩的意象性[D]. 刘若男.中央美术学院 2018
[2]工笔人物画女性面部造型及设色技法探究[D]. 郭奇.首都师范大学 2013
[3]唐朝工笔人物画设色研究[D]. 徐小蕾.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4]世俗的升华[D]. 徐正欣.西安美术学院 2012
[5]从文本到绘画:《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研究[D]. 唐勉嘉.复旦大学 2011
[6]两汉画像砖石的人本取向及其图像学意义[D]. 金钢.东北师范大学 2011
[7]唐代仕女画中女性时尚研究[D]. 罗玲.重庆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61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661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7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