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藏族传统绘画在卫藏、康区、热贡三地的风格演变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5 16:21
  卫藏、康区、热贡三地藏族传统绘画艺术是藏族传统绘画重要的组成部分。三个地方的绘画风格从历史的发展传承有着不同的变化,其中既存在着许多同源的共同点,又有在发展中因自然地理因素、人文环境因素、政治经济因素、宗教派别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不同风格的流派。通过对藏族传统绘画表现形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藏族传统艺术的多元性及其文化特征,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藏族文化艺术宝库的认知。 本文关于藏族传统绘画在卫藏、康区、热贡三地的风格演变比较研究,共分导论、中间三个章节和结论,共五大部分: 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论述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对藏族传统绘画风格流派的研究现状,还有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是对卫藏、康区、热贡传统绘画风格流派的概述。从核心概念的界定开始,对三地的地理范围和风格流派做出定义。对卫藏传统绘画风格流派的兴起、发展和成熟;康区传统绘画风格流派的兴起、发展和成熟;热贡传统绘画风格流派的兴起、发展和成熟作了详细说明。 第三章是比较卫藏、康区、热贡传统绘画风格演变的关系。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是关于卫藏与康区传统绘画风格的比较,通过表...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卫藏、康区、热贡传统绘画风格流派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卫藏的地理范围
        二、康区的地理范围
        三、热贡的地理范围
        四、对于风格流派的理解
    第二节 卫藏传统绘画风格流派概述
        一、卫藏风格流派的兴起
        二、卫藏风格流派的发展
        三、卫藏风格流派的成熟
    第三节 康区传统绘画风格流派概述
        一、康区风格流派的兴起
        二、康区风格流派的发展
        三、康区风格流派的成熟
    第四节 热贡传统绘画风格流派概述
        一、热贡风格流派的兴起
        二、热贡风格流派的发展
        三、热贡风格流派的成熟
    本章插图
第三章 比较卫藏、康区、热贡传统绘画风格演变的关系
    第一节 比较卫藏与康区的传统绘画风格
        一、两地风格比较
        二、典型作品比较
    第二节 比较卫藏与热贡的传统绘画风格
        一、两地风格比较
        二、典型作品比较
    第三节 比较康区与热贡的传统绘画风格
        一、两地风格比较
        二、典型作品比较
    本章插图
第四章 当代卫藏、康区、热贡传统绘画艺术发展现况
    第一节 当代卫藏传统绘画艺术发展现状
    第二节 当代康区传统绘画艺术发展现状
    第三节 当代热贡传统绘画艺术发展现状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卫藏、康区、热贡传统绘画风格演变的成因
    第二节 对当代卫藏、康区、热贡传统绘画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谈西藏绘画艺术——唐卡之发展[J]. 擦果·罗松桑丁.  西藏艺术研究. 2011(02)
[2]藏族传统绘画新勉唐派的起源、传承和绘画特征——访扎什伦布寺大画师阿顿[J]. 朗杰,巴桑次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藏传噶玛噶孜画派唐卡对汉地青绿山水技艺的吸纳[J]. 康·格桑益希.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4]西藏绘画艺术之唐卡[J]. 勒毛草.  西藏艺术研究. 2010(01)
[5]浅论藏族传统绘画的审美特质[J]. 纵瑞彬.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6]热贡唐卡及其技艺传承述略[J]. 吕霞.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9(04)
[7]师徒传承下热贡唐卡的继承与发展[J]. 杨晓燕.  西藏艺术研究. 2008(02)
[8]略论唐卡的艺术特点[J]. 张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07)
[9]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经[J]. 康·格桑益希.  宗教学研究. 2007(02)
[10]唐卡的装裱及其审美特征[J]. 樊珂.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本文编号:3686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686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b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