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谈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认识 ——兼谈“有意味的形式”对绘画创作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2-12-09 00:28
  19世纪中叶起,一股新的艺术思潮逐渐形成,人们称之为“现代主义”。现代艺术的崛起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冲击和突破,增进了形式主义美学的发展。英国的罗杰·弗莱是形式主义美学提倡者,敢于向传统学院派挑战,打破照相式的再现绘画理念,主张回到艺术品本身,从艺术作品的形式要素中把握感受艺术家的真实情感。同时弗莱以此理论发起后印象派运动从而推进现代主义运动。弗莱的门生克莱夫·贝尔提出“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美学假说,将这一假说作为艺术品的根本属性。在他看来艺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等因素以某种组合方式构成的形式关系,能引起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形式关系就是“有意味的形式”。随后“有意味的形式”广为流传,成为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然而贝尔却难以阐释,缺乏对“有意味的形式”引起审美情感的深刻揭示。但“有意味的形式”具有启发意义,在艺术品的本质问题上有独到见解,给予绘画创作借鉴作用。那“有意味的形式”之所以能够引起审美情感的原因何在呢?“有意味的形式”对绘画创作有何参考意义呢?本文结合相关资料的翻阅,分析“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解释“有意味的形式”产生审美情感的根源,并以当代艺术发展状态为背景,去认...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有意味的形式”发展历程
    1.1.罗杰·弗莱及形式主义
    1.2.克莱夫·贝尔及“有意味的形式”
    1.3.探讨现代艺术几个流派在形式上的突破
        1.3.1.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1.3.2.立体主义
        1.3.3.风格派
2.分析“有意味的形式”,及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认识
    2.1.分析贝尔的理论阐释不足
    2.2.分析和认识审美情感的根源
    2.3.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认识
        2.3.1.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3.2.名作的“有意味形式”使其从同一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2.3.3.“以丑为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即形式美非内容美
        2.3.4.对形式的探索带来绘画创新
3.谈“有意味的形式”对绘画创作的启发
    3.1.以“有意味的形式”分析当下流行的部分画风
        3.1.1.坏画
        3.1.2.冷抽象
        3.1.3.卡通风
        3.1.4.暗黑风
    3.2.通过探索形式找到更好的表达自我的方式
    3.3.艺术品的形式涵盖了艺术家的个人特质和情感
4.结合“有意味的形式”阐释个人创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鸣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著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本文编号:3714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14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