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画格“事件” ————动画的物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13:26
  动画以画格为基点,通过逐层与逐格的制作形式构成了一套类似于语言学结构的话语体系。在这个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并且以能指的物质特性为基础的符号性体系中,动画的符号-叙事与实景电影以其为建构自身意义的表征系统,成为社会文化层面上的美学再阐述方式。然而,从外在性上来说,这种来自文化表征的方式是无法穷尽动画自身媒介的物质性的,即动画通过画格的秩序排列不仅能够传达和意指叙事层面上“所发生的事”,而且这种“行为本身”就在一个有着深度和广度的物质性的维度中。言说和叙事是从这个物质反应流中的一种效果而非全部,我们无法在单一的可见性的体制下穷尽它的可能性,这正是动画自身具有的潜在(virtualite)状态。动画是一种“手绘哲学”,是在人的综合意志统摄下,用非自动机械的方法去结构形象的意愿和能力。人在与动画媒介相结合的过程中成为了生产指令的发出者,尽管媒介客体带有了人的主观烙印,但“却无法穷尽客体的诸多种类与存在模式”,而“物质性”的意义正在于“存在与思想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因此,“人”在具有自主性的动画语言学结构的生产场域中,实际上是一种生产策略。本文通过对三种生产策略的构型,从“正题-反题-合题“的...

【文章页数】:22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物质性”作为一种思考动画的方法
    第一节 “手绘哲学”
    第二节 画格“事件”
    第三节 动画媒介的物质性
        一、物的问题
        二、“人”的问题
        三、“正题-反题-合题”
    第四节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论文内容框架
第二章 媒介的“谱系学”: 构建动画主体的客观条件
    第一节 视网膜后像——主观的视觉与感官的分离
    第二节 观看的量化
    第三节 “自治的”静帧图像与机器的客观性
    第四节 集体的观看方式的转变与新的综合
    第五节 制作者与观看者的“分裂”
第三章 动画的语言学结构与物质性关系研究
    第一节 动画的编码体系
        一、“指涉物的悬置”
        二、动画主体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物质的“流溢”与“Z轴”
    第三节 “镜后”的物质逻辑
        一、“真实的注视”
        二、动画生产场域中的“拉康模型”
        三、对拉康模型的重新书写
    第四节 “凹镜-想象界”中的三种意识形态
        一、标准化生产秩序中的“裂缝”
        二、“正题—反题”——两种动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三、“合题”——对“符号学架构”的超越
第四章 正题: 观影—认同方式的构型与断裂
    第一节 观看的“位置”与“持存”
    第二节 “主体客体化”
        一、“低科技”
        二、媒介特殊性
        三、“叙事迷恋”
    第三节 动画的观看机制
        一、电影院
        二、“认同”
        三、动画电影中的认同关系
        四、从“先验”的故事到自动生成的故事
第五章 反题: 异质性的“言语”——人的精神绵延的物化问题
    第一节 “言语”——个体化的符号-叙事策略
    第二节 人的精神绵延的物化?
    第三节 形式的“觉醒”
        一、新的叙事策略
        二、动画形式自身的“批判转向”
第六章 合题:反“符号性框架”的生产策略——以客体为导向的动画本体研究
    第一节 主体与机器
    第二节 “非意义化”的生产机制
        一、“僭越”与“界限”
        二、动画语言学结构中动画角色的“无意识表演”
        三、动画符号-叙事结构对制作主体差异性的否定
    第三节 “叙事情节、片中片与无意识的隐喻”——直接动画电影制作中的意识与机器的关系研究
        一、直接动画电影中的情节叙事
        二、反缝合的“片中片”结构
        三、无意识的视觉隐喻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本文编号:3735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35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6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