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与精神传承

发布时间:2023-02-07 13:50
  作为“舶来品”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有着诸多空间和机缘。这种空间和机缘的形成,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时代需求,更有民族的取舍和个人的好恶。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结束,改革开放的逐步拓展,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油画这种外来艺术所表现出来的,以自身的特性和独立的视角,体现了明显的那个时代的特征,同时,中国油画本身也逐渐完成从“外来品”到“中国化”的过渡和转型。本文通过对于“文革”后“伤痕美术”、“乡土现实主义”、“学院唯美主义”及“八五”美术思潮等重要美术现象的记述与分析,阐释了中国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油画语言与表达题材的递进变化所体现的时代关系,进一步说明油画艺术的适用度与中国文化包容性所构筑的中国艺术状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油画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过程,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表明,中国社会内在结构的变化发展与油画的适用度所共同构筑的视觉现象,恰好是社会发展的有力证明,也是油画艺术自身发展与地域、时代结合的必然结果,进而说明,油画作为一个绘画品种和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具有宽阔的包容性和可塑性,甚至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的油画艺术在中国广阔的社会接纳群体中的滋生发展会为世界艺术...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伤痕美术"与时代背景
    1.1 连环画《枫》的启示
    1.2 伤痕美术的发起
    1.3 "川美现象"
第二章 乡土现实主义绘画
    2.1 从生活流到乡土风
    2.2 乡土绘画的延续与超越
第三章 学院唯美主义
    3.1 写实主义的传承
    3.2 学院唯美主义画家
第四章 "八五"美术运动
    4.1 运动的蛰伏
    4.2 青年艺术家团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当代美术大记事(1977—1995)
附录二:本文所涉及主要画家生平



本文编号:3736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36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