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唐代山水画风格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2 19:20
  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萌芽。这个时期已经形成了专门的理论著作,如第一篇中国山水画理论《山水画序》。在这篇理论著述中宗炳明确提出了“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万物趣融其神思”等理论,形成了山水画理论体系并一直影响至今。在《叙画》中,王微也提出了关于山水画的理论:要使山水画与地图的功能不一样,就需突破“目有所及,固见不周”的生理局限。发展到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山水画题材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艺术审美趣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与转变,山水画从人物画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种,技法与理论在这一时期交相辉映,互相影响。此时山水画在唐代虽然还未处于主体地位,不过晚明唐志契却认为:“画中惟山水最高。虽人物花鸟草虫,未始不可称绝,然终不及山水之气味风流潇洒。”可以看出,此时山水画已经受相当多的重视,评价之高。 在唐代特别是唐中期以前,政治家们励精图治,经济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社会稳定,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山水画获得长足发展。山水画作为背景在唐初多应用在亭台楼阁之上,起装饰作用,直到阎立本父子才“渐变所附”,功能也开始逐渐转变为表达...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扉页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唐代山水画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定都长安与贞观之治
    (二) 经济繁荣与城市的发展
    (三) 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兴起
    (四) 儒、释、道“三教合一
    (五) 社会阶层审美意识的崛起
    (六) 绘画鉴赏收藏之风盛行,艺术市场活跃
二、唐代山水画风的形成与演变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萌芽对唐代山水画的影响
    (二) 阎氏兄弟的贡献
    (三)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四) 王维的水墨山水与文人画——“三变”
    (五)“三变”小析
    (六) 理论成果的集结
        1. 张彦远与《历代名画记》
        2.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3. 同时期其他的绘画理论作品
三、唐代山水画风成因初探
    (一) 地理气候与风俗习惯对山水画的影响
    (二) 历史传统与民族性格对山水画的影响
    (三) 技法的发展对山水画的影响
        1. “青绿重彩”山水画技法的基本完善
        2. “水墨晕章”山水画技法的产生
    (四) 绘画工具和材料对山水画的影响
        1. 纸、绢并盛的时代
        2. 颜料以及笔的发展
    (五) 绘画观念、审美趣味对山水画的影响
        1. 政治伦理观念的变迁
        2. 审美情趣的变化
    (六) 儒、释、道三教对山水画的影响
        1. 儒学的影响
        2. 道教的影响
        3. 佛教的影响
    (七) 山水田园诗对山水画的影响
    (八) 文化政策与科举制度对山水画的影响
        1. 开明的文化政策
        2. 科举制度的影响
    (九) 书画收藏、买卖的兴起对山水画的影响
四、唐代山水画风的历史影响
    (一) 青绿山水的影响
    (二) 水墨山水的影响
    (三) 山水审美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52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52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f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