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战争题材油画中的“英雄塑造”

发布时间:2023-05-20 10:39
  英雄形象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性象征之一,一直备受各种艺术形式的青睐,中国的油画创作也不例外。早在20世纪初期,一部分油画家创作了大量与时代紧密相联的作品,塑造了一批民族救亡时期的英雄形象。建国之后,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战争题材油画作品不断涌现,大量英雄形象不仅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样貌和审美特性,而且英雄塑造方式及其呈现效果也体现出不同时期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对“英雄”的不同理解。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图式分析等方法,在对20世纪后半叶中国战争题材油画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站在他者的角度综合分析20世纪后半叶中国战争题材油画中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社会文化成因及其阶段性特点,力求揭示出英雄形象这一独特的艺术符号在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规律,为当下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某种借鉴。本文共分为五章,大致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中国战争题材油画中“英雄塑造”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中期前,中国油画中战争题材的创作发展情况,为后期研究做铺垫。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作为全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别介绍了建国后十七年、“文革”时期、“改...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早期战争题材油画与“英雄塑造”的内涵
    第一节 中国早期战争题材油画的发展
        一、20世纪初期
        二、北伐战争时期
        三、抗战时期
    第二节 “英雄塑造”的内涵
        一、英雄塑造
        二、“英雄塑造”的纪念碑性
第二章 “人民英雄”—建国后十七年的英雄人物塑造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历史文化语境
        一、建国后十七年的政治状况
        二、建国后十七年的文艺思想
    第二节 “人民英雄”的形象塑造
        一、“传奇式”的人物塑造
            (一)威武不屈的血性儿女
            (二)雄浑壮阔的胜利之师
        二、“顶天立地”式的构图
        三、“蔚为壮观”的战争场面
        四、浓墨重彩的英雄华章
第三章 “革命符号”—文革时期的英雄人物塑造
    第一节 文革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
        一、文革时期的政治状况
        二、文革时期的文艺思想
    第二节 “革命符号”的英雄人物塑造
        一、“样板式”的形象塑造
            (一)“红光亮”、“高大全”的英雄形象
            (二)领袖的“红太阳”形象
        二、“特写镜头”式的画面呈现
        三、铺天盖地的“红色海洋”
第四章 “真实平易”—改革开放初期的英雄人物塑造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文化语境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状况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文艺思想
    第二节 “真实平易”的英雄人物塑造
        一、“平易式”的英雄形象
            (一)走下神坛的领袖形象
            (二)高亢悲怆的“牺牲者”形象
        二、近距离下的微观切入式构图
        三、冷静沉郁的理性色彩
第五章 20世纪后半叶“英雄塑造”的变化特点
    一、“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呈现方式的转变
    二、“崇高性”向“平凡性”的转变
    三、“集体”向“个体”的转变
    四、“神性”向“人性”的转变
    五、“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20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820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c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