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具象消解与秩序建构——对中国画尚简风格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31 20:49
  <正>"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句是杜甫称赞张九龄作诗文用语清新简练,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上官昭容评价宋之问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诗尾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诗力健举,余韵悠长。古人作诗追求言简而意长,这是诗词魅力的核心,画之简者亦当如是。中国画自古有"尚简"的传统,早在唐代,张彦远便明确提出画物忌讳"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不患不了,而患于了"。绘画不怕不完全,而是怕对形象过度描绘,该止而不知止,不懂得概括和提炼。继而张彦远把这一认识和绘画的品第相结合:"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提出"自然"为最上,若失之自然,仅靠谨细刻画,便沦为中流。在"尚简"审美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写意画不着意于再现

【文章页数】:2 页


本文编号:3825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825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8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