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从“象”与“像”——论中国画的造型审美观

发布时间:2024-05-25 04:58
  中国各个朝代有其独特的绘画造型审美观,但究其根本都是一致的,即“象”与“像”思维的表现。中国画的“象”思维是观“物象”,感“意象”和悟“心象”的有机结合。中国画中的“象”包括“物象”、“心象”与“意象”三个方面。从伏羲造字到明清各时期,回溯至先秦两汉的哲学思潮乃至当代中国画,依旧延续并围绕着“象”思维进行创作思考。本文主要以“象”与“像”思维为切入点,从“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象外之象”三个动态式的过程,进行中国画造型审美观的研究。通过对“象”的进一步认识来把握中国画造型审美规律。从“象”与“像”的造型本源性问题入手,追本溯源,再结合中国画论史探究“象”与“像”思维在中国画造型审美观中的运用和表现。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三)研究的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二、“象”与“像”的阐述
    (一)“象”观念溯源
        1.《周易》论“象”
        2.老子论“象”
        3.庄子论“象”
    (二)“像”的阐述
    (三)“象”与“像”的关系
三、中国画中“象”的造型审美观
    (一)观物取象的造型方法
        1.俯仰观照
        2.物我感应
    (二)立象尽意的造型原则
        1.迁想妙得
        2.似与不似
    (三)象外之象的审美理念
        1.虚实相生
        2.韵外之致
四、中国画中“像”的造型审美观
    (一)以形似为前提
    (二)以格物为准则
    (三)以写实为目的
五、“象”与“像”观念对当代中国画造型审美观的启示
    (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二)心与物的相互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81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981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4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