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游戏的美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4-25 10:14

  本文关键词:游戏的美学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游戏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活动,它起源于劳动的闲暇,是人类剩余精力的发泄和表现冲动的满足。它是人类自愿虚构的一种无日常利害性、无外在目的性,具有相对封闭性的自由但严肃的活动。游戏活动与审美活动具有相通性,首先游戏的创造性决定游戏有成为美的倾向;其次游戏的无日常利害性、无外在目的性与审美活动是相通的。但是,审美活动是一种高级的游戏,因为不用借助现实的手段,它就是人内部诸能力的协调游戏,它跟日常游戏相比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自由性。因为游戏与审美相通,所以游戏与审美活动的物化形式——艺术也相通,艺术起源于原始游戏,通过向构成物的转化和依靠艺术品这个中介构建了独立的领域,最终体制化、系统化形成艺术领域。它的存在方式是游戏,除开艺术本身的延续与重生,它并不追求日常的目的性和盘算日常的利害性。艺术的游戏因素刺激艺术创造中新触觉的产生从而利于艺术的发展。可艺术毕竟不是日常的游戏,它具有日常游戏无法比拟的审美性。我们既不能否定艺术的游戏因素而使得新触觉枯竭,也不能将艺术等同于日常游戏,让艺术沦为某种消遣与娱乐。以上的一切论证力图用游戏的回归来解决时代的病症,当代的工具化、碎片化、娱乐化、弱智化的弊病,使人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人被自己预定的游戏规则所控制。游戏精神的缺乏导致了工具化和碎片化,而在游戏中严肃精神的缺乏又导致了娱乐化和弱智化。而时代弊病的解决需要游戏精神的复归,使人感觉到人是世界的创造者之一,从而让人感觉到自己是完整的。
【关键词】:游戏 审美活动 艺术活动 艺术创造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0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第一章 游戏研究综述13-21
  • 1.1 康德关于游戏的思考14-15
  • 1.2 席勒关于游戏的思考15-16
  • 1.3 斯宾塞关于游戏的思考16
  • 1.4 古鲁斯关于游戏的思考16-17
  • 1.5 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思考17-18
  • 1.6 胡伊青加关于游戏的思考18
  • 1.7 伽达默尔关于游戏的思考18-19
  • 1.8 现当代关于游戏的思考19-21
  • 第二章 游戏的性质21-37
  • 2.1 游戏与生命活动21-25
  • 2.2 无利害性与自愿性25-29
  • 2.3 无目的性与合目的性29-33
  • 2.4 虚构性与封闭性33-37
  • 第三章 游戏与审美的关系37-50
  • 3.1 游戏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相通性37-41
  • 3.2 审美活动是"高级的游戏"41-45
  • 3.3 美育的可能性45-50
  • 第四章 艺术与游戏的关系50-67
  • 4.1 艺术的起源与根据50-53
  • 4.2 艺术的存在方式是游戏53-57
  • 4.3 游戏活动与艺术创造活动57-62
  • 4.4 艺术不是日常的游戏62-67
  • 结语67-73
  • 参考文献73-75
  • 后记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智茹;宁静;;美学视域下的中国神话特征浅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2 王小梅;;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形象与形象思维[J];作家;2011年14期

3 夏旭;;浅谈舞蹈欣赏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J];吉林教育;2011年19期

4 赵洋;;从审美活动的本质看孔子庄子之“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徐大鹏;;中国动画创作中的审美问题[J];电影文学;2011年14期

6 盖志平;;孔子的审美境界[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7 朱立元;路程;;试论创意产业的审美向度[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8 潘莹;;“文本间距”与文学翻译审美理解的实现[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9 张艳霞;;解读电影《神秘花园》中自然的意义[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世娇;;联想和想象在音乐审美艺术中的作用[J];当代艺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李星良;;人性与人的审美[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庄惟敏;;中国的“外国人实验场”及“发展商游戏场”——今天如何看待适用、经济、美观[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5 邹艳芳;;让学生从审美活动中激发爱国情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高徽南;;高职院校实施审美教育的理论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凯亚;;论张天福乃当代天才的茶道审美大师[A];福建省茶叶学会张天福茶学研究分会成立三周年论文集[C];2007年

9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观简论[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岸挺;;诗性的生命 审美的存在——三论《多余的话》[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养生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主持人 周源;周边环境对游戏场设计的影响[N];中国花卉报;2005年

3 秦千桥 吴芳兰;武汉关掉两千五百家非法游戏场所[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5 记者 周贤忠;玩射击游戏 一发彩弹误伤眼[N];沈阳日报;2010年

6 楼昔勇;审美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记者 严玉琳;虚拟? 现实? 游戏群的热血生活[N];雅安日报;2011年

8 周润健;孩子在户外进行安全游戏的场所越来越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 徐荏苒;新媒体一代还会“做游戏”吗[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王其明;土地惜供 上海成为大企业的资本游戏场[N];中国经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蓓;“道成肉身”:信仰和审美的相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歌;竞技跳水美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5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7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8 黄卫星;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静;游戏的美学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洁;“音乐美学”的学科观念辨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宋国栋;想象的审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朗;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赵,

本文编号:326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6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e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