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肖松《降B大调交响曲》和声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4 04:45
  创作于19世纪下半叶的《降B大调交响曲》,是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埃尔内斯特·肖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大小调功能化和声为基础,融入调式化和声进行,通过和弦结构复杂化、功能进行逻辑的拓展等手段,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和声思维。本文以法国浪漫派作曲家肖松的《降B大调交响曲》为研究个案,通过四个章节分别总结阐释了法国音乐的发展概况、肖松的生平以及《降B大调交响曲》的创作简介、《降B大调交响曲》的和声手法以及这部作品在法国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以此对《降B大调交响曲》作品本体进行深入探索。其中第一章涉及了法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概况、肖松的生平简介与创作概述,从整体上把握肖松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情况;第二、三章分别从和弦结构、和声进行对该作品的和声技法进行阐释,研究发现,以三度和弦及其特殊运用、附加音和弦、分裂和弦、复合和声思维为和声材料基础,第三章以传统功能逻辑的变化拓展、线性化进行、调式和声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最后,第四章概括性的对肖松以及这部作品的风格特点及重要性进行总结,并为其和声手法在和声发展过程中的定位进行判断。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法国音乐背景及埃尔内斯特·肖松的生平创作
    第一节 法国音乐背景及肖松生平简介
        一、法国民族音乐背景
        二、法国民族音乐代表人物
        三、肖松生平简介
    第二节 肖松的创作概况
        一、第一创作阶段:儒勒·马斯奈与弗朗克对其创作引导
        二、第二创作阶段:戏剧性特点的融入
        三、第三创作阶段:象征主义以及俄罗斯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降B大调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一、创作背景
        二、音乐特点
第二章 纵向和声材料及其处理特点
    第一节 三度结构和弦的运用
    第二节 传统三度结构和弦的特殊处理
    第三节 分裂和弦与附加音和弦
    第四节 和弦中的复合思维
第三章 横向和声进行及其处理手段
    第一节 传统功能序进逻辑的变化与扩展
    第二节 调式交替手法的多元化运用
        一、平行大小调交替
        二、同主音大小调交替
        三、重同名调的交替
        四、同中音调交替
    第三节 线性进行对于和声功能的扩张作用
    第四节 平行材料对于功能和声的削弱
第四章 肖松《降B大调交响曲》和声总体风格把握
    第一节 大小调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调式和声的运用
    第三节 印象主义和声的预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本文编号:3994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994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