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诵—吟—歌”:吟诵的声乐特征解读

发布时间:2021-12-16 11:51
  吟诵是我国诗文经典学习创作时有声语言的发声状态,它与朗读、朗诵的应用功能相同,但发声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当前把吟诵作为读书法研究的较多,将其作为唱法进行研究的较少。相关文献记载,吟诵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存世有数千年的历史,被称为"文人的歌唱",为我国国学经典的传播与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依字声行腔、拍无定值、气韵声动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挖掘其内涵的声乐元素,这样既可以丰富我国的民族声乐唱法,又可以为国学经典的活态传承创建实践型途径。 

【文章来源】:齐鲁艺苑.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依字声行腔
二、拍无定值
    1.叶嘉莹先生吟诵的节奏:
    2.王伟勇先生吟诵的节奏:
    3.由戴学忱先生传调,徐建顺先生吟诵的山东吟诵调的节奏:
三、气韵声动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与规则要领[J]. 李昌集.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唐文治的吟诵理论[J]. 朱立侠.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2)
[3]以字行腔 学习歌唱——介绍一种新的声乐教学探索[J]. 杜亚雄.  中国音乐. 2016(03)
[4]昆曲的形成与魏良辅的改革[J]. 俞为民.  古典文学知识. 2011(06)
[5]吟诵音乐五题[J]. 秦德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01)
[6]论音乐中的节拍二重性[J]. 陈明礼.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3(03)
[7]音腔论[J]. 沈洽.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2(04)



本文编号:3538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538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2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