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武陵山区薅草锣鼓差异性的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9 23:25
  武陵山区地处黔、渝、鄂、湘交界一带,是长江流域薅草锣鼓中流传最广,保存较为完好的区域之一。由于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在武陵山区交汇,因而在武陵山区地域范围内存在巴蜀文化圈薅草锣鼓和荆楚文化圈薅草锣鼓,它们之间在人声构成、器乐类型、伴奏乐器、表演形式和唱词内容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发现它们之所以存在这些差异性特征,主要是因为巴蜀地区丰富的说唱艺术对黔渝打闹歌有着深远的影响,荆楚地区发达的巫乐对当地薅草锣鼓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同的表演形式决定了薅草锣鼓伴奏乐器与器乐的繁复程度,不同族群对薅草锣鼓功能的认知倾向造成了演唱内容的不同取舍。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本文编号:3579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579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6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