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歌曲《鸿雁》演唱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5 05:57
  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是乌拉特部落自呼伦贝尔迁徙至此后,在几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原生态民歌。乌拉特民歌的内容多以歌唱父母恩情、赞美怀念家乡、缅怀亲人、歌颂骏马、赞美英雄人物等为主,在表现形式上有长调和短调之分,以长调为主,演唱形式亦多种多样。现在广为流传的歌曲《鸿雁》就是在乌拉特民歌的基础上经过改编、重新配器、吕燕卫重新填词后形成的。他们致力于内蒙古风格传统音乐的创作与探索,力求把带有浓郁内蒙古风味的传统音乐作品推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本文选取歌曲《鸿雁》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对其结构、音乐语言、歌词、演唱、情感表达等方面加以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这不仅对我们以后的演唱、教学能起到借鉴作用,对内蒙古本土音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意义
    2、选点理由
    3、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歌曲《鸿雁》的作品分析研究
    第一节 歌曲《鸿雁》的人文分析
        一、 歌曲《鸿雁》的发展流变及其创作背景
        二、 歌曲的歌词解释及其人文内涵
    第二节 歌曲《鸿雁》的音乐分析
        一、 歌曲《鸿雁》的结构分析
        二、 歌曲《鸿雁》的旋律与和声风格分析
第二章 关于歌曲《鸿雁》的演唱分析研究
    第一节 理性思维在演绎歌曲《鸿雁》中的重要性
        一、 理性的分析相关音乐要素
        二、 对理性分析出来的音乐要素要能够在演绎作品时得以恰当的体现
    第二节 关于部分演唱要素的分析研究
        一、 关于音色的研究
        二、 气息的控制和音量饱满度的变化
        三、 关于作品想象力的研究
第三章 歌曲《鸿雁》演唱传承的意义
    第一节 作品《鸿雁》的传承意义
    第二节 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蒙古族民歌旋律发展探微——以—段体中的两乐句结构为例[J]. 杨玉蓉.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04)
[2]试论蒙古族民歌《鸿雁》的人文内涵[J]. 赵万梅.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2(09)
[3]想象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J]. 张海涛.  作家. 2012(14)
[4]浅析我国蒙古族民歌的特色[J]. 宋倩雯.  音乐大观. 2012(05)
[5]论蒙古族民歌题材与演唱[J]. 金银顺,平丽华.  大众文艺. 2011(17)
[6]理性思维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J]. 王亚楠.  大众文艺. 2011(03)
[7]歌唱与理性思维[J]. 刘春芳.  黄河之声. 2010(21)
[8]斯特拉文斯基《拉格泰姆——为11位演奏者而作》的音乐分析[J]. 王永振.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7(02)
[9]关于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结构特征及表现手段(下)[J]. 胡净波.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2(03)
[10]内蒙古的民歌[J]. 蒙根朝鲁.  民族团结. 1994(11)

硕士论文
[1]蒙古族民歌研究[D]. 张巧红.南京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14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14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7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