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非遗项目融入高校民族器乐教育刍议

发布时间:2022-02-12 03:40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全面铺开的今天,高校教育有责任也有能力传承非遗技艺。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文化的传承者,并以此做为教育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传承""创新""研究"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结构,使其环环相扣,培养"传""承""研"三位一体的合格人才。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4(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高校民族器乐教育的意义
二、高校民族器乐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三、民族器乐课程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思路
    (一)非遗文化传承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性理念
    (二)非遗文化传承与音乐专业教育目标的适用性融合
    (三)非遗文化传承融入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建构
四、非遗融入高校民族器乐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教育实施
        1. 教学设计
        2. 教学形式
        3. 教材的整理与编写
        4. 教学相长,良性互动
        5. 强化考核
        6. 形成特色,建立品牌
    (二)传承创新
    (三)理论延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叙说锦歌[J]. 陈彬.  曲艺. 2020(02)
[2]传统、传成、传承——高校传承人培养模式探析[J]. 姜晓芳.  教育现代化. 2020(03)
[3]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J]. 程武山.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1)
[4]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J]. 韩彦婷,尹爱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5]问题的核心在于“人”——对“非遗”保护传承问题的思考[J]. 李莘.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6(05)



本文编号:3621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21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