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沈正陆二胡演奏风格及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9:14

  本文关键词:沈正陆二胡演奏风格及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沈正陆 二胡演奏 教育思想


【摘要】:沈正陆先生,著名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现离休)。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享誉全国,他在二胡的演奏和教学上都获得杰出的成就。 沈先生二胡演奏风格淳朴,音色醇厚、运弓扎实、揉弦幅度大,音乐表现极富张力。这种风格的形成以深厚的民俗文化和民间音乐为基础,其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幼年学徒阶段、少年专业学习阶段以及中青年从教阶段,并以《阳关三叠》为其二胡创作与演奏成熟风格的典范。在这首古曲移植的著名二胡曲中,创造性地使用了41弦(A调)定弦,拓展了二胡定弦类型和调性,“三叠”织体上的层次感和旋律变奏手法令时人耳目一新,也深深影响了后来人对《阳关三叠》的再创作。 沈正陆先生作为音乐教育家,坚持以传统音乐的传承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凭着自己扎实的二胡演奏功底,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活跃在省内外乃至全国和海外的众多教育工作者及二胡演奏家。沈先生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教几十载,他的教育理念承前启后,对二胡教育人才、演奏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他的演奏风格和教育理念对学校环境中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传承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笔者通过对沈正陆先生的深入采访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沈正陆 二胡演奏 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32.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一、论文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6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6-7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7-8
  • 第一章 沈正陆二胡演奏艺术之文化浸润及风格形成8-13
  • 1.1 沈正陆二胡演奏艺术之文化基石8-10
  • 1.1.1 民俗文化影响8
  • 1.1.2 时代与教育的影响8-10
  • 1.2 沈正陆二胡演奏风格之发展历程10-13
  • 1.2.1 幼年学徒阶段10
  • 1.2.2 少年专业学习阶段10-11
  • 1.2.3 中青年任教阶段11-13
  • 第二章 沈正陆二胡演奏风格之典范——《阳关三叠》13-27
  • 2.1 二胡曲《阳关三叠》移植之文化动因13-14
  • 2.2 二胡曲《阳关三叠》之艺术创新14-24
  • 2.2.1 “三叠”的音乐结构层次特点14-20
  • 2.2.2 二胡曲《阳关三叠》弦式与演奏创新之处20-22
  • 2.2.3 沈版《阳关三叠》的“蓝本”作用22-24
  • 2.3 《阳关三叠》对二胡音乐创作之影响24-27
  • 2.3.1 《阳关三叠》的文化影响24-26
  • 2.3.2 二胡曲《阳关三叠》之当下意义26-27
  • 第三章 沈正陆艺术教育思想探析27-34
  • 3.1 沈正陆艺术教育思想概述27-30
  • 3.1.1 高校二胡教育之演变27-28
  • 3.1.2 沈正陆二胡教育艺术28-30
  • 3.2 沈正陆艺术教育思想之价值30-34
  • 3.2.1 重情感的表达31-32
  • 3.2.2 重音乐品格的修养32-34
  • 结语34-36
  • 参考文献36-37
  • 谢辞37-38
  • 附录38-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琴曲《阳关三叠》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晓娟;;二胡移植、改编乐曲及其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03期

3 孙焕英;;“63二胡赛”大满贯的普遍启示[J];歌剧;2009年09期

4 马玉昆;阳关歌千载 叠叠诉离情——《阳关三叠》的演奏处理[J];函授教育;1996年03期

5 乔建中;;赛事楷模 世纪风范——简论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的历史意义[J];人民音乐;2012年07期

6 林东坡;;论二胡演奏家张锐的艺术发展观[J];文教资料;2008年22期

7 居其宏;;光明行者的人生咏叹——闵惠芬创编二胡曲听后记感[J];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8 方立平;;二胡艺术的闵惠芬时代——论闵惠芬二胡艺术及其对中国民乐发展的历史贡献[J];中国音乐;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605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605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5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