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西曲在民间的遗存考略——以大调曲的音乐元素分析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2 01:39

  本文关键词:西曲在民间的遗存考略——以大调曲的音乐元素分析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大调曲 西曲 音乐形态


【摘要】:荆楚大地不仅孕育了南朝民歌西曲,还诞生了至今仍在流传的大调曲。大调曲中的音乐元素和西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发源地的角度对大调曲和西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音乐形态的角度梳理了两者在演唱方式、调式等方面的辩证关系,从而说明大调曲子很可能是西曲在民间的遗存。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大调曲 西曲 音乐形态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西曲在民间的遗存考略——以大调曲的音乐元素分析为例”(Y201534257)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西曲俗称西曲歌,与吴歌齐名,繁荣于南朝时期,曾在荆州、襄樊、邓州一带广为流传。在南朝宋、齐两代时,西曲比较盛行,到了陈朝时已日趋衰落,前后不过一百余年。西曲赖以生存的土壤在长江中游,长江中游地区水路与陆路纵横交错,南以江陵为中心,北以襄阳为中心,钟祥和邓州是南北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铮;;试论邓州大调曲子的传承现状[J];大众文艺;2011年05期

2 王玲;;《西曲歌》所见南朝长江中游之城市经济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兰晶;;我国音乐与政治关系脉络的简要梳理[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4期

2 谭真谛;;“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的微博文学热透视[J];当代文坛;2013年04期

3 王玲娟;程东真;;《乐记》乐器词的义类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闾海燕;;孟子“今之乐犹古之乐”辨正[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5 林桂榛;;“材朴”之性又谓“性恶”?——驳为《荀子》“性恶”曲辩者[J];临沂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6 范子烨;;信仰的世界:北元蒙古音乐与占卜习俗探析[J];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05期

7 容辉;容世杰;;论儒家音乐思想对其后音乐审美的影响[J];时代文学(上);2010年03期

8 范子烨;;陶渊明的音乐生活与诗歌世界[J];中国诗歌研究;2009年00期

9 刘红;;音乐本位和音乐末位——《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浅析[J];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黄仲山;;析《文心雕龙》论述文理对自然之理的借用[J];天中学刊;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轩小杨;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徐国超;审美教育的生态之维[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新霞;新中国初期浙江省各地文工团音乐活动述论[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小虎;南朝文人乐府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邱源媛;唐宋雅乐的对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王燕玲;中国古代美学中的“物化”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婷;《乐府诗集》引用的音乐文献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刘丽君;试论《乐记》之“乐教”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陈晓;江山之助:地理环境对艺术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李辉;家书的审美之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青;论《乐府传声》的“声”与“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杨扬;基于对音乐本质的探讨给声乐教学带来的启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海州五大宫调音乐形态特点探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王梅;;浅析海南黎族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张巨斌;;黎族传统民歌的音乐形态刍议——以《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为基础的分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李庆荣;;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的音乐形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胡东亮;;三星堆出土乐器及古蜀音乐形态初探[J];人民音乐;2009年06期

6 马晓红;;“山花儿”之音乐形态研究[J];大舞台;2014年01期

7 田中娟;;二都戏的音乐形态及其演变[J];中国音乐学;2013年04期

8 张鑫;;《炎黄风情》音乐形态探析[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刘文;;环东天山音乐形态田野考察[J];大众文艺;2013年10期

10 韩革新;;“唱和”是“多声”之源[J];艺术百家;2011年S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黄震云;视听 心听 神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静渊;浙江民间器乐曲音乐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波;蒙古国作曲家杭格乐《马头琴与室内管弦乐协奏曲》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吉慧娟;内蒙古地区漫瀚调的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朱文鼎;明清俗曲理论与音乐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艳林;现代二人台剧《花落花开》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5 魏琳琳;二人台音乐形态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6 乌根花;巴林民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胡佳;莫尔吉胡交响合唱音诗《祖国颂》音乐形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荣博得;湘西侗族情歌的音乐形态与审美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江;十字架符号的视觉构成原则在古拜杜丽娜作品《七言》的音乐形态中的体现[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10 莫丽;桂林童谣保护与教育传承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8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898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