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储望华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5:24

  本文关键词:储望华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是储望华的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通过对储望华相关资料的搜集、阅读和梳理,对其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进行分析,并根据以下几条思路进行研究:第一章通过对储望华生活和创作经历的了解,概述其钢琴改编曲创作情况,储望华共创作了24首中国钢琴改编曲中,其中有11首是根据民歌元素改编而成的,可见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在其改编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这11首作品中横跨了其创作的整个轨迹,出国前七首,出国后四首。第二章是对钢琴改编曲在国内外发展的分析,从宏观上把握钢琴改编曲的发展脉络。在国外,钢琴改编曲始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家们将宗教合唱作品进行改编,之后,巴赫,李斯特等作曲家对改编曲青睐有加,使改编曲得到了不断进步与发展。钢琴改编曲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913年,并在文革时期,受特殊的时代背景的影响,推动了钢琴改编曲的发展。文革结束后,钢琴改编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作曲家们选取更广泛的素材,运用更新的作曲技法,使钢琴改编曲焕发出新的生机。第三章将储望华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进行分类分析,主要分为完整民歌的运用,民歌核心音调的运用,民歌音调的混合运用三大类。然后以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民歌元素的结合为出发点对改编曲进行分析,并得出在不同类型的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中,其作曲技法和作品布局都有着不同的特点。第四章是在第三章对作品分析的基础之上从结构,织体,和声,节奏四个方面对其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进行概括性归纳.改编后的乐曲在结构方面扩充了,并且结构呈现渐变性的特点。织体具有多声部特点,并且储望华非常擅长装饰音的运用。在和声运用方面,储望华尽可能的体现民族音乐的特点,传达民族音乐的韵味。在节奏方面体现了与传统音乐息息相关的节奏的伸缩性。第五章从美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储望华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的意义.储望华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的美学意义为含蓄美和自然美。其现实意义为他在钢琴作品上使用现代作曲的方式与语言来表达中国的传统音乐,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有了民族化、时代化、国际化的特色,因此储望华钢琴作品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具有长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储望华 钢琴改编曲 民歌元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0
  • 第一章 储望华及其钢琴作品概述10-18
  • 1.1 储望华钢琴作品创作概述11-18
  • 1.1.1 早期阶段(1958-1965 )12-13
  • 1.1.2 文革时期(1966-1976)13-15
  • 1.1.3 文革后期至出国之前(1977-1982)15-16
  • 1.1.4 在澳大利亚学习阶段(1983- )16-18
  • 第二章 钢琴改编曲创作的历史回顾18-21
  • 2.1 钢琴改编曲在国外的发展18-19
  • 2.2 钢琴改编曲在国内的发展现状19-21
  • 第三章 储望华钢琴改编曲中民歌元素分类21-51
  • 3.1 完整民歌的运用21-39
  • 3.1.1 海淀是个好地方21-24
  • 3.1.2 舞曲24-26
  • 3.1.3 南海渔童26-29
  • 3.1.4 情歌29-30
  • 3.1.5 猜调30-32
  • 3.1.6 太阳出来喜洋洋32-34
  • 3.1.7 正月新春34-36
  • 3.1.8 在那遥远的地方36-39
  • 3.2 民歌核心音调的运用39-43
  • 3.2.1 江南情景组曲39-43
  • 3.3 民歌音调的混合运用43-51
  • 3.3.1 解放区的天43-47
  • 3.3.2 茉莉花47-51
  • 第四章 储望华民歌元素琴改编曲创作技法简析51-62
  • 4.1 结构布局51-53
  • 4.2 织体形态53-56
  • 4.3 和声分析56-59
  • 4.4 节奏分析59-62
  • 第五章 储望华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的美学意义与现实意义62-66
  • 5.1 美学意义62-64
  • 5.2 现实意义64-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芳;;储望华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地位[J];歌海;2009年04期

2 储望华;漫谈两首钢琴独奏曲的改编[J];钢琴艺术;1999年03期

3 储望华;我怎样走上作曲之路[J];钢琴艺术;1999年05期

4 鲍蕙荞;“我心中的中国文化、中国情结是不可改变的!”——著名旅澳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访谈录[J];钢琴艺术;2001年05期

5 周铭孙;亲切的中国乡音与深蕴的华夏情怀——储望华的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J];钢琴艺术;2001年05期

6 鲍蕙荞;写在《华夏情怀——储望华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之后[J];钢琴艺术;2001年06期

7 储望华;谈钢琴独奏曲《茉莉花》的改编[J];钢琴艺术;2005年10期

8 楚歌;;你是否留意?——储望华钢琴作品中的二度、装饰音和七和弦……(下)[J];钢琴艺术;2008年12期

9 詹桥玲;民族声乐的润腔美[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罗毅;魏昕;;中国民歌价值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军;储望华钢琴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李婷;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改编现象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楠;储望华钢琴音乐创作特色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单亦宏;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皮欢;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中国民歌七首》的研究与教学[D];四川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储望华民歌元素钢琴改编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9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8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