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舞剧《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白玫瑰的形象创造解析

发布时间:2021-09-05 11:12
  舞剧《红玫瑰与白玫瑰》改创自张爱玲著名的同名小说,舞剧的核心指向为三组关系:自我关系——真人或好人;男女关系——平等或霸权;婚恋关系——应该或想要。对于舞剧而言,人物形象创造是重中之重。文学原作中的孟烟鹂空洞白净、甘于附庸男权,舞剧改创后的白玫瑰融入女性主义,赋予当今时代特征,并运用心理学中的“人格”和“人际关系”概念,将白玫瑰的自我人格分成三个阶段:顺从——扭曲——反叛,且包含母女、婚恋两对人际关系。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发展的历史,吸收小说养分后,舞剧重建情节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设有遥相呼应、“画外音”与“蒙太奇”式的三人舞:《游离》、《缠》、《尾声》,以第三视角言说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并且这三个舞蹈都使用了舞剧的核心道具兼布景——“红丝带”与“白丝带”,理不清解不散的丝带作为意象,寓意佟振保与红、白玫瑰错综复杂、矛盾冲突的感情。笔者将编创舞剧《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旨在阐述文学改创舞剧后白玫瑰形象创造的解读与分析。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舞剧《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白玫瑰的形象创造解析


序幕《游离》空间示意图

红玫瑰,舞剧,舞蹈艺术,冷战


第一章舞剧《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白玫瑰的人物探析13图1-2《婚》剧照(a)(b)“转”在《冷战》《白杏出墙》,婚后生活是无穷无尽的冷战,白玫瑰忍无可忍,不再百依百顺,经过扭曲与挣扎,内心开始黑化,恰在这时,裁缝出现,给了白玫瑰平日缺乏的爱慕与呵护,于是两人私情滋生,白玫瑰之前的圣洁形象彻底反转,令人咋舌。“合”在舞剧的尾声,与序幕《游离》以及中间的《缠》遥相呼应,白玫瑰与红玫瑰同时出现在舞台一左一右,而白玫瑰早已不是那个圣洁白净、纤尘不染的她,白玫瑰脖子上挂着与裁缝暧昧的软尺,身着略显暴露的无袖旗袍,红白逆转,她和红玫瑰都从佟振保的生命中远去了第二节白玫瑰的自我人格《舞蹈艺术概论》中谈到舞蹈的艺术特性主要分为三点:“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性;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①舞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力求通过舞蹈的直观动态性来创造白玫瑰立体饱满的人格特征;通过舞蹈强烈的抒情性来表达白玫瑰与命运的对话;以及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烘托白玫瑰细腻复杂的内心世界。首先,舞剧《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不乏文学经典的再现,例如小说中孟烟鹂与裁缝的细节描写“裁缝给他一看,像是昏了头,走过去从包皮袱里抽出一管尺来替烟鹂量尺①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0-32.

母亲,双人舞,舞剧,主题


第一章舞剧《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白玫瑰的人物探析15了这桩婚事,在母亲面前,白玫瑰似乎没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母亲的喜好就是她的喜好,母亲的意识就是她的最高指示。在婚恋关系中,无论婚前、还是婚后,白玫瑰最初表现的都是极度顺从,这个顺从不仅表现在顺从男方的一切心意,顺从母亲的指配婚姻,还表现在对爱情飞蛾扑火般的顺从。正如小说中的描写,“她爱他,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许多人之中指定了这一个男人是她的。”在舞剧中,笔者摘掉封建礼教中的“男女授受不亲”,采取现代俗语中的“女追男隔层纱”,白玫瑰在母亲的指示以及爱的驱使下显得更加主动。相亲时,白玫瑰给佟振保递茶、暗送情意。(图1-3)《婚》是讲述佟振保和白玫瑰成婚的群舞,由佟振保、白玫瑰以及六名白衣女子组成。白玫瑰头戴白纱,六名白衣女子也戴着头纱,她们既是白玫瑰内心的外化又是冷漠的旁人象征,白玫瑰本应是最幸福的新娘,可佟振保却只是像完成一个冰冷的仪式。双人舞的主题动作是“拥抱”,白玫瑰从佟振保的背后试探性地拥抱他,不断的靠近他、迎合他,努力想为婚礼制造虔诚、庄严的气氛,可惜这只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表现婚后生活的《冷战》,白玫瑰每日在家最大的期盼便是等待佟振保回家。佟振保敲门,她满心欣喜地去开门、上前嘘寒问暖。双人舞的主题动作仍然是“拥抱”,白玫瑰的拥抱一次、两次、三次,愈来愈苍白无力,面对“饭黏子”佟振保日久生厌,两人在感情中的心态和地位差异越来越悬殊,白玫瑰也由一开始的满腔热情到讨好无果的慢慢冷淡。图1-3《相亲》剧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爱玲小说的个人主义探寻[J]. 祝宇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3)
[2]说服艺术——文学修辞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J]. 刘炼,朱紫薇.  文艺争鸣. 2014(07)
[3]社会影响下婚姻男女的变态心理──《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与孟烟鹂[J]. 田玮莉.  名作欣赏. 2011(20)
[4]新中国舞剧及其精神[J]. 罗斌.  艺术评论. 2011(01)
[5]舞剧创作的结构要素与结构形态[J]. 于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6]舞剧叙事的文学性探索起点:舞剧脚本[J]. 许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0(01)
[7]从文学名著到舞剧的改编[J]. 赵玺.  艺海. 2009(05)
[8]谈编导个人意识在舞剧改编中的艺术创作差异[J]. 袁艺.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8(04)
[9]特质与异质——谈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书写[J]. 张映晖.  理论月刊. 2007(09)
[10]类型各异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J]. 常彬.  东北师大学报. 2003(04)

博士论文
[1]舞剧叙事性研究[D]. 许薇.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
[2]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 于平.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3

硕士论文
[1]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艺术比较论[D]. 张镇静.江西师范大学 2012
[2]不即不离 若即若离[D]. 高原.山东艺术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385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385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d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