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现实与浪漫的交叠——《仕俑如梦》创作始末之思

发布时间:2021-10-31 10:58
  自2018年起,汉唐古典舞作品《仕俑如梦》先后亮相于天津市舞蹈比赛,华北五省舞蹈比赛,全国优秀舞蹈作品展演的舞台。作为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尊重历史,取汉代舞俑之样态,复现长袖舞之力与汉人之浪漫情怀,表现汉代乐舞秀劲古逸、紧劲连绵的风格特点,以此探索舞俑丰富的身体语言。但如今重新回忆创作始末,又有了诸多新思考。因此,文章以《仕俑如梦》创作之源为端点,进行时间倒带,理性审视这部作品。一方面,回溯人物形象的选择,解析作品中汉代舞俑动态形象与人物情感的当代呈现;另一方面,以文字的形式将作品创作始末向学界前辈和舞蹈编导们汇报,期望通过自己在创作中的尝试与对存在问题的反思,为汉唐古典舞作品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文章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0,(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现实与浪漫的交叠——《仕俑如梦》创作始末之思


西汉舞俑 (江苏徐州出土)4

仕女,歌舞伎,造型,精神气质


歌舞伎人在古代封建社会地位低下,即使是生活在宫廷中,达官贵人家的仕女,她们受儒家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束缚,也必须俯身生存。“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是对她们命运的制约,因此,作品选择“垂袖”造型作为仕女的身份象征,表现汉代仕女受到束缚的社会现实。(图4、图5)在垂袖造型转换上,头部的左右摆动,见微知著的出胯动作,注视、回眸以及小巧的转身,都体现出人物如履薄冰的性格和内敛古朴的精神气质。图5 西汉舞俑 (江苏徐州出土)6

徐州,江苏,舞台


图4 《仕俑如梦》剧照5汉代仕女舞俑之动态呈现还通过舞台调度来达成。作品《仕俑如梦》主要运用低维度的线形调度、圆形调度等综合变化来进行有意味的表达。舞蹈伊始,暖橙色的灯光缓缓映衬在舞台中央,后侧的舞俑在直线的平面调度下缓缓静止于舞台定点中,其造型简洁有力,视觉上向观众呈现出一种“静态张力”,随着灯光音乐的张开,舞俑造型在节奏中断开、连续、静止,仿佛博物馆的舞人们都“活”了起来。她们由远至近,缓缓走来,这种线形调度在空间上巧妙拉近了舞者与观众的距离,也拉近了曾经与当今的距离,“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7橙晕感染下,将镜头拉至远方,在远方低头俯盼,舞俑们仿佛坠入云间,翘首相惜,给予人一种飘渺的无止尽的仪式感与美感。在通过步伐流动的队形调度下,更多呈现出舞俑清新俏皮的一面,袖子的飘、扬、搭、落在队形流动中不断变化,一幕幕浮动、落下、重叠、交织,舞俑形象在观众的视线下更具飘然通脱的清新之气。在斜线的调度形成中,同时更具有时空中的延长感,舞者通过不一致的角度和方向在舞台中央保持瞬间定格,使得舞俑的形象从平面到立体进行转变。变化中,领舞和群舞的队形调度才是作品中最耐人寻味的一段,同时也为作品高潮做铺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袖善舞 源远流长[J]. 王克芬.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3(03)
[2]舞蹈编导教学手记[J]. 王玫.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01)
[3]古代舞俑[J]. 刘恩伯.  舞蹈. 1997(01)



本文编号:3468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468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