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形式感”的力量——管窥日本舞踏

发布时间:2022-04-18 21:22
  舞踏起源于二战后的日本,在灰烬中崛起后立即声名大噪,享誉全球,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是因为它反叛的决心,寻找到了更属于亚洲人自己独特的身体,也许因为其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弃绝和再生,然而不可否认在某种方面其成功脱颖而出是依托着其独树一帜且摄人心魄的"形式感"的功劳。笔者曾在学习、演出以及研究中也被这种直击人心的艺术形式所吸引并折服。舞踏艺术无论在舞蹈理念,身体美学,表达形式等各个方面都让人叹为观止,然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夸张的艺术形式。舞者全身涂白,做着令人"恐怖"的嘴脸,蜷缩的颤抖的身体像是诉说着痛苦,无声的尖叫表达着反叛的愤怒,舞者大多光头且没有性别概念,更没有像西方芭蕾那般挣脱地心引力的飘逸肢体,有人爱它如同珍宝,有人对它弃如敝履。但也恰恰因这一个个标志性的形式感堆叠在一起,让人们对它过目不忘!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舞踏中“形式感”根源探究
二、扛起反叛的身体
三、同质化的初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舞踏:多年以前,我们疯狂,我们肮脏[J]. 邦尼·苏·斯坦,刘晓真.  舞蹈. 2018(02)
[2]建立敏锐的形式感——谢其云绘画创作与教学实践[J]. 叶原.  美术观察. 2017(12)
[3]形式感与现代视觉艺术创造[J]. 王才勇.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2)

硕士论文
[1]民族舞蹈创作中“形式感”的创建[D]. 彭珣.中央民族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46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646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