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海外华裔学者译介汉籍过程社会学分析——以王伊同英译《洛阳伽蓝记》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0 08:31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尝试从社会学视角考察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但对海外华裔学者译介汉籍的运作机制关注很有限。文章以"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概念为分析工具,对王伊同英译《洛阳伽蓝记》展开个案研究,指出该项目的发起是王伊同的职业惯习、资本以及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汉籍翻译场域兴起等因素共同促成的;在翻译生产过程中,王伊同本着职业惯习并利用个人资本,积极招募相关行动者进入翻译生产行动者网络,其运作影响了译本的最终面貌。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1(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王伊同译者惯习的形塑
三、项目发起过程分析
四、翻译生产过程分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以西方商业出版社为中心[J]. 汪宝荣.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02)
[2]国家外宣机构发起中国文学外译机制社会学分析——以鲁迅作品英译出版项目为例[J]. 汪宝荣.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3]中国文学译介传播模式社会学分析[J]. 汪宝荣.  上海翻译. 2019(02)
[4]王伊同英译《洛阳伽蓝记》地名之策略[J]. 汪宝荣,姚伟,金倩.  中国文化研究. 2018(02)
[5]中国文学译作在西方传播的社会学分析模式[J]. 汪宝荣.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4)
[6]二战后美国资助翻译中国文化文本的项目特点及启示[J]. 龚献静.  中国翻译. 2017(01)
[7]葛浩文英译《红高粱》生产过程社会学分析[J]. 汪宝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12)
[8]周一良致王伊同信[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本文编号:3238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38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