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李觏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

发布时间:2021-06-29 00:05
  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李觏的生平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其次从社会环境方面对其文学思想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究,最后阐述了本论文写作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和目标。第一章文学本质论。首先论述李觏的文道观。李觏作为一位传统儒者,其文道观也深受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李觏主张恢复“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他所理解的“道”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修养,但更多的是指政治教化,李觏受到范仲淹、欧阳修文道观的影响,认为“文”为“治物之器”,有“愤吊世故,警宪邦国”的政治教化功能。同传统儒家观点一样,李觏也认为“道”是第一性的,“文”是为“道”服务的。但不同的是,李觏并没有重“道”而轻“文”,他认为文学具有“化人也深”的感染力量,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因此不可废弃。其次论述言志抒情说。李觏提出“心之志,志之言,言之文”的观点,他看到文学的言志功能,对“志”和“文”的关系进行了说明;李觏一改传统儒者“贵义贱利”的观点,称“利”和“欲”是“人生”和“人情”的正当要求,因此文学可以大胆“言利”与“言欲”,直接表现人情,这种观点闪耀着进步思想的光辉。最后论述“风雅”精神与现实主义传统。李觏在反对西昆诗派浮靡文风的大背景下,秉承中国古典诗...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本质论
    第一节 文者,诚治物之器焉——文道观
    第二节 心之志,志之言,言之文——言志抒情说
    第三节 “风雅”精神与现实主义传统
第二章 文学功能价值论
    第一节 以康国济民为意——经世致用观
    第二节 三十曰壮,圣人以立——立言不朽思想
第三章 文学创作风格论
    第一节 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标举雄浑刚劲之风
    第二节 好尚与众异——追求奇奥怪丽文风
第四章 文学继承发展观与地位影响论
    第一节 不思理道,而专雕锼以为丽——反对浮艳侈靡文风
    第二节 学者大抵雷同——反对因袭模仿,倡导变革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觏诗歌简论[J]. 邹自振.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李觏的诗魂管窥[J]. 平飞.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李觏诗歌研究概述[J]. 欧婷婷.  韶关学院学报. 2010(08)
[4]传陶公之闲情 追唐人之风致——李觏七绝诗诗风探析[J]. 高琦,邓俊.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5]指点江山 殚精竭虑——论李觏针砭现实的诗歌[J]. 段守艳.  文教资料. 2008(02)
[6]社会政治的呐喊——试析北宋思想家李觏的时事诗[J]. 吴智昌,彭为福.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浅论李觏的赋[J]. 罗伽禄.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8]论李觏的咏史诗[J]. 王春庭.  江西社会科学. 2003(11)
[9]论李觏的文学观[J]. 王春庭.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10]论李觏的农村诗[J]. 王春庭.  抚州师专学报. 2002(04)

硕士论文
[1]李觏诗歌创作研究[D]. 欧婷婷.广州大学 2009
[2]李觏诗歌研究[D]. 段守艳.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李觏诗歌研究[D]. 吴智昌.南昌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5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55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