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再论“赵树理方向”

发布时间:2021-08-08 22:42
  赵树理,一个倾尽毕生心力一心只为农民而写的“文摊”作家,却仿佛比其它任何或“高深”或“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文坛大家更加受到各种历史机遇的“青睐”。从“讲话”后的“盛极一时”到紧接而来的一次又一次的争议与检讨直至最后“文革”中的含冤离世,赵树理以其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仿佛一座挖掘不尽的文学宝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然而,自赵树理走向历史台前伊始,每每有新作问世便会遭遇纷繁的评介与争论,且不论褒贬,就对作家的关注度而言赵树理在新中国文坛重要性亦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从未停止过的争论更加说明了赵树理及其创作在各种历史语境中所具的复杂内涵,这也是赵树理的魅力所在,是其研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文学界对赵树理的评价史被洪子诚先生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而单独被讨论,这是值得我们注意与借鉴的。一直以来赵树理因其特殊的人生遭际而受到文坛的关注,这些关注中赵树理与“赵树理方向”也一直被视作某种整体或同一性的存在而被讨论。近些年来,随着文学观念的更新与研究的提高,学界对赵树理与“赵树理方向”已有了许多的讨论,也在研究中逐渐认识到赵树理或者说赵树理的方向与“赵树理方向”并非同一概念,不仅不同而且...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赵树理方向”的诞生
    第一节 从都市到农村:抗战背景下文学阅读传统的转化
    第二节 农村传统的“赵树理”与《讲话》精神
    第三节 “赵树理方向”
第二章 危机与挑战:“进城”后的“赵树理方向”
    第一节 阴霾前奏:《邪不压正》
    第二节 “进城”后“首挫”:《说说唱唱》的努力与挫败
    第三节 危机中的再努力:《三里湾》与《锻炼锻炼》
第三章 批判与完结:再也走不下去的“方向”
    第一节 “反右倾”:“问题小说”的冷遇
    第二节 再肯定:“大连会议”
    第三节 关于写“中间人物”的批判
结语:再议“赵树理方向”的当代困境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赵树理小说在当代文学话语规范建构中的命运[J]. 张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2]“大连会议”材料的注释[J]. 洪子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韧性坚守与“小调”介入——赵树理小说再分析[J]. 董之林.  甘肃社会科学. 2011(01)
[4]赵树理与《北京文艺》[J]. 刘长安.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0(09)
[5]如何着手研读赵树理——以《邪不压正》为例[J]. 倪文尖.  文学评论. 2009(05)
[6]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的情感与理性冲突[J]. 张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9)
[7]关于“现实主义深化”和“写中间人物”[J]. 崔志远.  文艺争鸣. 2009(04)
[8]百年中国文学中的“赵树理悲剧”——从《小二黑结婚》的一个细节说起[J]. 谢泳.  开放时代. 2008(06)
[9]文学史中的赵树理[J]. 刘旭.  浙江社会科学. 2008(09)
[10]六十年来国内赵树理研究述评[J]. 佘翠华.  咸宁学院学报. 2007(04)

博士论文
[1]赵树理文学:轨迹与“方向”[D]. 乔亮.上海大学 2009
[2]赵树理阐释史[D]. 朱凌.福建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十七年”写“中间人物”论争刍议[D]. 王科州.海南师范大学 2012
[2]1940-1960年代农村小说创作与党的政策关系考察[D]. 郑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论赵树理的文学“新启蒙”[D]. 杨连峰.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和传播[D]. 阳耀芳.湖南师范大学 2006
[5]“赵树理方向”和赵树理的方向[D]. 华金余.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30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330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9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