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芳草嘉木满庭香——基于文化图式理论分析《诗经》植物意象的翻译

发布时间:2022-01-27 03:31
  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是诗歌感情与特色的表征,对它们的翻译能够帮助揭示诗歌的主题,展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传递中国特色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诗经》中植物意象,基于文化图式理论,以理雅各英译本和许渊冲英译文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中西文化图式相似、文化图式冲突以及文化图式空白的植物意象的翻译,并解析了两位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异同以及原因。 

【文章来源】: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18(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文化图式理论与翻译
二、《诗经》中植物意象的分析
    (一)以物喻人
        1. 何彼秾矣?唐棣之华――窈窕淑女
        2.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谦谦君子
    (二)以物喻情
        1. 山有榛,隰有苓――甜蜜恋情
        2.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思乡怀人
三、基于文化图式理论分析《诗经》植物意象的翻译
    (一)不同文化图式类型植物的翻译
        1. 文化图式相似与《诗经》中植物意象的翻译
        2. 文化图式冲突与《诗经》中植物意象的翻译
        3. 文化图式空缺与《诗经》中植物意象的翻译
    (二)理雅各和许渊冲翻译策略的比较分析
        1. 理雅各翻译策略
        2. 许渊冲翻译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雅各《诗经》翻译的经学特征[J]. 李玉良.  外语教学. 2005(05)



本文编号:3611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11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