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仲长园”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0 19:47
  汉末仲长统《乐志论》以其对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理想构建,被后世士大夫尊称为“仲长园”。“仲长园”是古代士大夫精神生活、现实生活的诗意化理想,故成为多数士大夫的毕生追求。本文对“仲长园”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并在与陶渊明构建的桃花源及英国托马斯·莫尔提出的乌托邦相互比较中,指出“仲长园”具有的独特意义:它既具理想的光辉,又与现实相贴近;它既有理性的追求,亦具真情的流露;它既不可能彻底抛弃为臣为奴的伦理束缚,又在可能的范围内实现了人性的解放。“仲长园”形象地揭示了汉末士大夫隐幽微妙的现实处境与精神世界,也昭示了魏晋通脱士风与文学思潮的即将兴起。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仲长统与“仲长园”现象
    第一节 仲长统与“仲长园”
    第二节 “仲长园”现象
第二章 “仲长园”的形成
    第一节 士人园林与“仲长园”
    第二节 庄园经济与“仲长园”
    第三节 汉代政治与汉代士人
    第四节 仲长统之思想特点
第三章 “仲长园”与士人文化生态
    第一节 隐逸与山水
    第二节 交游与清谈
    第三节 求仙与养生
    第四节 “仲长园”与桃花源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仲长统《昌言》研究[D]. 苏晓威.广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4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64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1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