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基于多元系统的中国科幻文学翻译传播——以《三体》为例

发布时间:2022-11-06 09:38
  中国科幻文学外译传播长期滞缓,原因之一是部分译者在翻译和传播中忽视了译入国的文化系统,造成译本内部创造力与吸引力缺失。《三体》是近年来中国科幻外译传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分析其在美国文学系统的传播与接受具有一定意义。多元系统论的"三组对立"能综合分析《三体》翻译之内部文本要素和外部传播层因素,并横向比较系列内作品,为科幻文学翻译传播实践与研究提供借鉴。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多元系统论与中国科幻文学翻译
    (一)理论阐释
    (二)三组对立下的《三体》外译传播情况
二 《三体》文本翻译过程——内部因素分析
    (一)新造词翻译——“一级”内容的译介
    (二)中国文化特色内容翻译——“二级”内容的译介
        1.历史文化元素
        2.思想及社会元素
        3.语言特色元素——成语的翻译
三 《三体》译本传播阶段——外部因素分析
    (一)文化传播的社会背景
    (二)宣传效应
    (三)市场及接受度对比
四 《三体》系列内横向比较
    (一)译者文化背景差异
    (二)宣传效应对比
五 中国科幻文学外译传播模式建构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传播学的中国当代文学“三阶段译传模式”[J]. 谢柯,张晓.  外语学刊. 2019(06)
[2]论如何让注释更好地发挥作用[J]. 徐铮.  传播力研究. 2019(29)
[3]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三体Ⅰ》的英译解读[J]. 韩淑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模因论视角下《三体》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J]. 李卓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5]《三体》在美国的译介之旅:语境、主体与策略[J]. 吴赟,何敏.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01)
[6]从西方解读偏好看中国科幻作品的海外传播——以刘慈欣《三体》在美国的接受为例[J]. 刘舸,李云.  中国比较文学. 2018(02)
[7]携想象以超四海——《三体》的海外传播之鉴[J]. 付筱娜.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1)
[8]经典文本的跨媒介传播受众分析——以小说《三体》为例[J]. 贾嫱.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8)
[9]类型文学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以《三体》为例[J]. 陈芳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10]英语科幻小说中的新词及其汉译探析[J]. 姜倩.  上海翻译. 2012(03)

硕士论文
[1]关联理论视角下《三体》的英译策略研究[D]. 张锦.西北大学 2019
[2]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研究[D]. 张诗悦.沈阳师范大学 2016
[3]从多元系统理论看1900-1919年科幻翻译对中国的影响[D]. 邓健.重庆大学 2007
[4]约翰逊政府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认知与反应[D]. 居新平.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03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03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