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核电与日本文学——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原发”小说述略

发布时间:2020-06-13 02:30
【摘要】:正2011年3月,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引发了日本乃至全球的核恐慌。"原发"文学也再次受到日本文学界的高度关注。2011年10月水声社出版《日本原发小说集》,随后新日本出版社发行竹本贤三的作品集《原发小说集——苏铁风景》等,收录的均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再版的缘由不言自明,出版方希望读者能重读三十年前的作品,了解日本核电站发展的风雨是非之路。"原发"是"原子力发电所"的略语,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亮;;八十年代琐记(三)[J];书城;2006年05期

2 谢海涛;周长天;;甘阳:八十年代与现代性批判[J];书城;2006年04期

3 南帆;;八十年代:多义的启蒙[J];文学评论;2008年05期

4 潘凯雄;;“老六”和他的八十年代[J];书城;2008年07期

5 刘成才;;重返“十七年”文学现场[J];文艺评论;2009年04期

6 王尧;;冲突、妥协与选择——关于“八十年代文学”复杂性的思考[J];文艺研究;2010年02期

7 张炜;;写作:八十年代以来[J];扬子江评论;2010年02期

8 赵黎波;;反思立场和历史视野——“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研究[J];当代文坛;2011年01期

9 陈娇娜;;重回八十年代的文学场域[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10 刘大涛;;萨特与中国八十年代的知识青年[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南南;;元话语:八十年代文化语境中的“救亡压倒启蒙”[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朱人俊 田井挽[A];何克希将军[C];1993年

3 文贵良;;阿城的“短”:八十年代的话语建设之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陈晓明;饶翔;许维贤;张清芳;郑鹏;;2006年文学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姜哲军;;论文艺与功利[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白烨;;分野、分流与分化——媒体时代的文学流变考察[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8 陈德兴;;现场设备管理中的模糊诊断[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9 吴越;;蔡翔:什么在影响我们对八十年代的记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5)[C];2011年

10 陈培浩;;散文诗理论建构中的“征古主义”策略——关于散文诗起源的一种思考[A];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暨“我们”文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山;八十年代:记忆与想象[N];财经时报;2006年

2 刘晗;八十年代:走向过去或回到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本报记者 马志宇;80年代文化的黄金时代[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4 朱航满(书评人);怀念与反思1980年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老沙;《我们的八十年代》吹来的风[N];文艺报;2011年

6 孙娓娓(南京);八十年代的影响[N];中国邮政报;2006年

7 董超;那时候他们在做什么?[N];吉林日报;2006年

8 宋强;八十年代的“老一辈”,文化大师的“小样儿”[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靳大成;文风、规范与八十年代学术思想氛围[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狐皮猴;撩开门帘,走进八十年代的后院[N];深圳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勇;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问题”[D];北京大学;2012年

2 李海霞;危机下的文学图景[D];上海大学;2007年

3 林凌;文学中的财富书写[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姜源;异国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构[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本质论的演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志刚;在时光中游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旅游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王琛;论八十年代“方法论革命”及其历史域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丹珂;记忆与讲述[D];山东大学;2011年

5 崔丽君;论八十年代少年小说的当代转型[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韩晓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翻译书出版热的根源[D];复旦大学;2013年

7 何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成都市征婚广告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胡倩一;八十年代的舞台和背景[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海涛;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八十年代历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延涛;光影下的屋檐[D];海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0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10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