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试论《最蓝的眼睛》的象征艺术手法

发布时间:2020-08-21 16:04
【摘要】: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尼·莫里森是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上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所有小说都致力于展现黑人及黑人社区生活。她的小说由于从精神层面探讨人类生活而具有了普遍的现实意义。她的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象征艺术手法的运用。 与其他黑人作家揭示黑人和白人之间直接冲突的视角不同,托尼·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通过讲述一个黑人小女孩因向往一双蓝眼睛而最终神智失常的悲剧,探讨了一个独特的主题:在白人强势文化下,黑人更为实际却更解放的生存方式是认同并保留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此消除白人价值观的内在化。 为深入探讨这个主题,托尼·莫里森在作品《最蓝的眼睛》中使用了象征艺术手法。象征贯穿了小说结构、场景和人物。特别是作品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象征,即用于小说命名的“最蓝的眼睛”,更是在作品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说中的象征无处不在。莫里森运用季节和儿童初级读本《迪克和简》构建小说整体结构,从而使各章节甚至各部分环环相扣。此外,莫里森用金达莱花这个意象构筑小说主人翁毕可拉和克劳迪亚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象征黑人在白人强势文化氛围中的社会环境的恶劣。 此外,几乎所有人物都具有象征意义。小说的人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代表抵制白人强势文化内在化的力量;另一类是崇拜并完全以白人价值观为指南的人们。人物的多样性展现了现实的复杂性。 最重要的是,小说的名字“最蓝的眼睛”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对毕可拉而言,“最蓝的眼睛”的象征意义随情节发展不断变化。最初,它象征美好的事物;接着,它又象征白人美的价值观;最后它象征对毕可拉精神和肉体造成毁灭性打击的破坏力。而对克劳迪亚来说,“最蓝的眼睛”的象征意义不在“眼睛”上而在于“蓝调”——布鲁斯。蓝调首先象征母亲对生活的宣泄;继而象征黑人传统文化和历史;最后,蓝调象征支撑克劳迪亚在种族主义的恶劣环境中寻找出路的精神支柱。因此,象征手法使作品主题意义上具有多种解读的深刻性。 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不仅赋予作品美学效果,而且赋予作品深刻的社会价 值。小说的要素如场景、结构、人物极其复杂,而象征的本性是以简单反映现 实的复杂性,所以象征手法理所当然地成为托尼·莫里森探求真理的最佳方法 之一。 托尼·莫里森在作品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也是出于表现主题的需要。象征 手法可以将抽象的主题思想形象地传达给读者。解读作品中最重要的象征“最 蓝的眼睛”,成为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和世界观,托尼·莫里森的象征手法根植于她个人 的思想认识以及美国黑人的传统文化。她有强烈的表达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意 识,而黑人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又多运用各种象征意象口头相传,因此扎根民族 文化的莫里森很自然地运用象征来表达思想。所以,象征手法不仅有助于表达 小说的主题,而且也是倡导黑人文化的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视角。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71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薇;从精神分析法分析《最蓝的眼睛》[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黄波;认同、反抗、兼容[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9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99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a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