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法国中尉的女人》人物形象体系的多重蕴涵

发布时间:2021-10-01 06:15
  自《法国中尉的女人》面世以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叙事艺术研究,精神分析学批评,存在主义的解读,社会历史批评。虽然这些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却也有不足之处:研究者大多过于关注《法》的元小说性质,即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技巧;或着重于人物形象的抽象分析,将萨拉简单读作存在主义哲学的传声筒。忽视了从整体上对人物形象体系的探讨。 作为填补这项研究空白的尝试,本文将围绕《法》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萨拉、蒂娜、查尔斯),从四种角度展开论述,即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本我人格与自我人格,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顺从“逆某”与反抗“逆某”。“逆某”简单说就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空虚感,福尔斯在精神分析学和存在哲学的基础上阐发了他的“逆某”思想。本文的结论是,蒂娜代表了传统观念、自我人格、非本真存在、顺从“逆某”的一面,萨拉对应着现代意识、本我人格、本真存在、反抗“逆某”的一面,查尔斯则摇摆于两者之间。小说意义的丰富性就体现为人物形象体系的多重思想蕴涵,它从一个新的视角有力地印证了文本的后现代性。同时,多种蕴涵也反映出小说家在后现代语境中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福尔斯因此成为战后英国最...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关于福尔斯
    2. 关于《法》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
    1、传统理性与现代非理性的历史分野
    2、传统观念女性—蒂娜
    3、现代意识女性—萨拉
    4. 两难抉择—查尔斯
第二章 本我人格与自我人格
    1、人格构成三层次说
    2、本我人格—萨拉
    3、自我人格—蒂娜
    4、矛盾的自我—查尔斯
第三章 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
    1、本真非本真的生命栖居
    2、非本真的存在—蒂娜
    3、本真的存在—萨拉
    4、仿徨的存在—查尔斯
第四章 顺从“逆某”与反抗“逆某”
    1、福尔斯的“逆某”思想
    2、反抗“逆某”—萨拉
    3、顺从“逆某”—蒂娜
    4、自由的焦虑—查尔斯
结语:多重蕴涵与后现代语境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本文编号:3417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17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5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