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一位烟囱工演绎的图书馆——以位置叙事理论解读《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1-10-14 08:00
  阿·德布林的小说《图书馆》描述了一位因崇敬书却不敢看书,故而干坐于图书馆许多年的烟囱工弗里德尔,虽然不读书,他却认为自己学到了知识。这位烟囱工进入图书馆,就真的找到了获取知识的新方法吗?借助位置叙事理论,可以解读出弗里德尔眼中的图书馆是被仪式化的。图书馆象征着知识,这一认知已经进入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是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烟囱工的行为只是这种无意识心理的外化。仪式感启动了弗里德尔由烟囱工到读者的位置转换,不读书只是其个人选择,可是人类真的需要具有仪式意味的图书馆摆在这里。 

【文章来源】:图书馆论坛. 2018,3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传统图书馆比对烟囱工眼中的图书馆
    1.1 图书馆的传统功能
    1.2 烟囱工眼中的图书馆
2 以位置叙事理论解读《图书馆》
    2.1 自然位置叙事
        2.1.1 关于自然位置的文本描述与内涵
        2.1.2 图书馆环境塑造的现实意义
    2.2 心理位置叙事
    2.3 社会位置叙事
3 图书馆仪式感源于人类的文化心理积淀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增强现实与位置叙事: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幻术和艺术[J]. 黄鸣奋.  中国文艺评论. 2016(06)
[2]明确图书馆本质 体现图书馆本质——从“图书馆”定义说开去[J]. 黄俊贵.  新世纪图书馆. 2006(04)



本文编号:3435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35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c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