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溯源:西方灵感来源理论的代表人物及流派

发布时间:2021-10-20 22:47
  灵感现象是文艺创作过程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情况。对于灵感的研究,从古至今,人们始终都没有间断过。灵感源起何处,是文艺创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地不断变化,文学思潮地不断涌现,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这一问题地阐述都各不相同。本文主要立足于文本分析,以社会文化作为背景依据,将涉及到这个问题的几个代表人物及流派进行了梳理、归纳。纵观西方文艺创作史,随着时代地不断变化、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断地深入而全面。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把灵感归源于神赐,这与当时社会笃信神灵有很大的关系。到了18世纪9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又使这个问题发生了变化。诗人已经不在是柏拉图时代的“代神立言”的工具了,诗人是诗歌的创造者。进而灵感源于诗人心灵的理论也相继被提出。雪莱就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灵感来自心灵当中的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这个地方被后来的精神分析派称为“无意识”。至此,灵感源于心灵的理论找到了近乎科学的依据。但过于偏于感性,使得这种观点仍然值得商榷。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出现,不仅对灵感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观点,而且也丰富了灵感理论。现实主义作家把灵感归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积累。...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柏拉图论灵感
    (一) 灵感源于神赐
    (二) 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二、雪莱论灵感
    (一) 灵感源于心灵
    (二) 浪漫主义对雪莱灵感论的影响
三、“无意识”对灵感的介入
四、现实主义作家论灵感
    (一) 巴尔扎克论灵感
    (二)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论灵感
    (三) 现实主义作家对灵感理论地丰富与发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艺术创作中灵感的本质[J]. 张晓群.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2]论灵感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J]. 黄迎新.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9)
[3]文学灵感本质论[J]. 郭久麟.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05)
[4]论灵感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其实践意义[J]. 黄辉.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2(02)
[5]理性与感性的矛盾统一体——论柏拉图的灵感说[J]. 陈雪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S2)
[6]论灵感思维的心理学本质[J]. 颜青山.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5)
[7]法治保守主义思潮评析——与苏力先生对话[J]. 谢晖.  法学研究. 1997(06)
[8]灵感思维的本质规律探微[J]. 胡珍生.  社会科学战线. 1997(04)
[9]灵感刍议[J]. 杨岚.  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 1997(02)
[10]论灵感的本质及其发生[J]. 邝先慧.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3)



本文编号:3447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47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