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赛珍珠中国题材文学创作中的性别意识

发布时间:2021-10-21 01:01
  今天,很多学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赛珍珠这位美国女作家,其意义不仅仅是重新确认她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上所作的贡献,更是想在研究其作品的基础上深入她创作的内心世界。本文基于赛珍珠对中国社会状况的理解、对农民生活的熟悉,尤其是对女性世界的独到理念,因此试图从女性创作的共性及赛珍珠婚恋生活的特性出发,来探讨她笔下的农村妇女形象,以达到对赛珍珠创作中所体现的性别意识独到性的研究。概括起来,赛珍珠的中国题材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和谐”观剖析女性世界。在穿越生理功能的前提下,赋予女性丰富的生命内涵。赛珍珠没有遮蔽中国农村女性的落后方面,而是在尊重这一事实的基础上,揭示她们的内心欲求和美好愿望,尤其是体现她们顽强的生命意识。(2)张扬女性主体的审视立场。她把女性对男性对象的审视,客观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一改以往小说创作中,女性总是处于被审视地位的状况。(3)以“平和”的态度塑造男性。女性的独立不是以压倒男性为前提的,所以赛珍珠笔下的男性同样闪现着真实而动人的光辉,这体现出赛珍珠乐观而平等的女性立场。(4)凸现女性对生命把握的自主意识。女性的独立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意识...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导论
    (一) 国外研究现状——突出对赛珍珠生平的研究
    (二) 国内研究现状——突出对赛珍珠作品思想内容的研究
二、性别意识与赛珍珠
    (一) 关于性别意识的界定
    (二) 女性和文学创作有着不解之缘
    (三) 性别意识是对象化结果
三、婚恋生活对赛珍珠性别意识的影响
    (一) 赛珍珠及其母亲的婚恋生活
    (二) 婚恋生活在赛珍珠文学创作中的投影
四、富于生命活力的性别和谐
    (一) 以“和谐”观剖析女性世界
    (二) 以“平和”的态度塑造男性
    (三) 女性气质的散文化笔调
五、在残酷和温情中流淌的生命意识
    (一) 穿越生理的功能 赋予丰富的生命内涵
    (二) 张扬女性主体性的审视立场
    (三) 自主意识凸现对生命把握的自信
六、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赛珍珠自传的写作特色[J]. 张志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6)
[2]试论赛珍珠的文艺观[J]. 鲁新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6)
[3]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的多重价值[J]. 姚君伟.  国外文学. 1997(02)
[4]中国传统家庭模式及其解体──赛珍珠作品主题分析[J]. 尚营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6)
[5]赛珍珠的两部传记作品《放逐》与《奋斗的天使》[J]. 杨金才.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4)
[6]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美国女作家──试论赛珍珠与女性主义[J]. 刘海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5)
[7]论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J]. 姚锡佩.  当代外国文学. 1996(03)
[8]男权大厦里的怨恨者与反抗者——记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妇女群像[J]. 姚君伟.  当代外国文学. 1995(03)
[9]我看赛珍珠[J]. 贺祥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2)
[10]丰富的内心世界[J]. 郭英剑.  读书. 1992(09)



本文编号:3447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47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4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