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三个匣子”背后的怜悯与恐惧

发布时间:2021-10-22 20:44
  弗洛伊德《三个匣子的主题》标的所向不是他所长的个人无意识,而是荣格以神话为背景的集体无意识。弗洛伊德判定巴萨尼奥选择铅匣话语不多,而且牵强。但其实巴萨尼奥滔滔不绝,雄辩不下于他的两位倒霉先驱。牵强的是否弗洛伊德本人?弗洛伊德以《金驴记》和格林童话等作品旁证《威尼斯商人》和《李尔王》中的三择其一主题,论证最美好的小女必沉默寡言,而哑代表死亡,应同样缺乏充分说服力。弗洛伊德坦陈写作此文同牵记小女安娜有关,用他本人的反应形成理论来看,与其说出于布鲁姆认为的荒谬绝伦的反向埃拉克特拉情结,莫若说是叙写了弗洛伊德本人的一种怜悯与恐惧无意识,精神分析临床经验与文学活动之间,应同样存在着巨大沟壑,而远非弗洛伊德想象的那样亲密无间。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4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巴萨尼奥的话语
二、两个阿芙罗蒂特
三、格林童话的困顿
四、弗洛伊德的反应形成



本文编号:3451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51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