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川端康成与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特征比较

发布时间:2021-11-04 19:53
  1924年10月,日本作家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十四人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著名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针对《文艺时代》同人,于同年11月发表了专文《新感觉派的诞生》,日本新感觉派由此得名。1928年9月,中国作家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最早尝试日本新感觉派的艺术追求。之后,穆时英、施蛰存等人纷纷加入新感觉派小说创作,并以《现代》杂志为阵地,表现出大致相似的创作倾向,中国新感觉派也蕴孕而生。 中日两国新感觉派小说各自存在的时间虽然都不长,但对文坛的影响却不可低估。由于所处背景不大相同,日本新感觉派有“震灾文学”之称,而中国新感觉派则被称为“洋场文学”。与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们所经常表现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样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不同,中国这一流派的作家们在一个小范围内描绘着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这个现代都市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着重暴露的是资产阶级男女醉生梦死、腐朽堕落的生活。 穆时英与川端康成分别为中日新感觉派文学主将,尽管他们的文学活动不仅仅限于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但都与新感觉有着千思万缕的关系,都主张将西方现代派与本土文学传统结合起来,走东西结合之路...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76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76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0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