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第13章)翻译报告

发布时间:2016-11-24 08:16

  本文关键词:诗化·对称·荒诞——贝克特《等待戈多》戏剧语言的主要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师范大学》 2014年

《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第13章)翻译报告

李海翠  

【摘要】: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是一本语言教学指导专著,属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并出版的《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书目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但还没有相关的中文译本。本文是笔者在对该书第13章进行英译汉的基础上撰写的翻译报告。本翻译报告主体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从项目背景、项目意义、翻译目标三个方面介绍了翻译项目。第二部分是原文文本介绍,既介绍了原文作者、原文内容,又简要分析了原文特点。第三部分首先简要论述了译前准备和翻译过程中的理论指导,接着用典型的例子分析了在交际翻译原则的指导下运用的翻译方法,以及对翻译难点的处理。最后为翻译实践总结,总结了笔者在这次翻译实践中的收获、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希望笔者在报告中总结的翻译方法以及对翻译难点的处理能对语言教育类文献的翻译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鲁闽;亢海宏;;《等待戈多》中贝克特式语言的荒诞效果[J];海外英语;2010年11期

2 周领顺;;学术翻译研究与批评论纲[J];外语研究;2008年01期

3 郑贤军;;论贝克特对品特创作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谭震华;;论双关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乐金声;通过喻体对照探讨英汉比喻互译的途径[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周邦友;谈译入语的可接受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4 杨京宁,王琪;汉语新词新语词源探析及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刘晓峰;;从SL-TL语域比较的角度谈翻译中的语域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李书琴;钱宏;;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付昌玲;从解释学法则看译者身份的转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易明华;;翻译中的意图观[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卢丹晖;;机器翻译的应用前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璐夷;;从读者反映论见英译《西厢记》中的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储常胜;;语言与文化——浅析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乔翔;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夏泽祥;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单平;《孟子》三种英译本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赛、沙《水浒传》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3 朱莹;旅游宣传手册翻译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表达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郑岚;以舞台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新标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赵洪秀;从奈达功能对等看《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马晓云;从对话意识看林语堂英文创作中的翻译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旷章红;认知映射视角下的颜色隐喻翻译[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国外语言学;1990年04期

2 冯志伟;;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潘艳艳;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3年05期

4 潘文国;换一种眼光何如?——关于汉英对比研究的宏观思考[J];外语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周领顺;;新史料求证严复的翻译思想——从发展的角度看“信、达、雅”的包容性和解释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钱绍昌;影视片中双关语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04期

7 司显柱;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4期

8 蓝 琪;也谈学术著作翻译的几个问题——就学术著作的翻译与魏良弢先生商榷[J];史学月刊;2002年05期

9 舒笑梅;诗化·对称·荒诞——贝克特《等待戈多》戏剧语言的主要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01期

10 朱景松,朱晓琴,傅堃;评析几段译文[J];语文建设;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颖芬;;交际翻译策略在中国菜名英译中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2 邹东旗;;交际翻译法初探[J];双语学习;2007年06期

3 张凌静;;交际翻译法在汉英病历翻译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4期

4 杨群艳;;交际翻译理论与中国菜名翻译[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孙利;;语言景观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郑淳钰;何高大;;交际翻译理论在记者会翻译中的应用——以2010年-2011年人大记者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7 李楠芳;;交际翻译法在政论文英译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张燕;;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看《佐治刍言》[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郑丽卿;;交际翻译法在英汉财经新闻报道翻译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4年06期

10 刘泽林;;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牌示解说英译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会娜;;交际翻译理论在呼唤类语篇翻译中的应用[A];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C];2010年

2 鲍蕾;;纽马克交际翻译法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勇;交际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梁小平;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修辞格的翻译[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罗星星;从交际翻译法探讨中文煲汤食谱的英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晔;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模糊语翻译[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5 庞博;从交际翻译角度比较《驼骆祥子》的两个英译本[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吴琦;从交际翻译角度看畅销小说汉译的方法与技巧[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徐霞;交际翻译理论在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翻译中的运用[D];扬州大学;2013年

8 黄玲;从交际翻译理论看英语学术论文汉译[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云雅娟;从交际翻译视角探讨迪士尼动画电影的配音翻译[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董久玲;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诗化·对称·荒诞——贝克特《等待戈多》戏剧语言的主要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0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0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8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