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萨义德语文学论

发布时间:2018-07-10 00:03

  本文选题:语文学 + 人文主义 ; 参考:《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摘要】:本文尝试运用文献研究与历史研究的方法,考察萨义德以人文主义为旨归的语文学理论。萨义德人文主义的突出特征是其实践性品格,而实现这一品格的关键是回归语文学。在萨义德人文主义思想中,语文学是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还负有重建人文主义实践完整性的使命。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said's humanistic language theory.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said humanism is its practical character, and the key to realize this character is to return to literature.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said's humanism. It not only has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the mission of rebuilding the integrity of humanism practic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10XWW0006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綦亮;;从《东方学》看萨义德的人文主义[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2 徐岱;赵亮;;从人文的视野看萨义德文学批评的方法与立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聂小琴;论萨义德的政治阅读文本分析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段俊晖;;流亡、现世性与人文主义——赛义德批判人文主义评述[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皓明;从好言到好智[J];读书;2004年04期

2 刘淼;当代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J];语文建设;2005年03期

3 致韫;让朗读“全民总动员”[J];考试(自考版);2005年09期

4 ;上海语文学会集会庆祝成立50周年并选出新一届领导[J];修辞学习;2007年01期

5 张国功;关于汉语语文学特点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6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4年总目录[J];语文学刊;2004年12期

7 雷明珍;外语文学与外语学习[J];红河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靳蜀华;语文学 语言学之争述评[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9 刘青;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谈谈朗读与语文学习[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吕叔湘;《语文学习新论》序[J];语文研究;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申小龙;;人类语言研究语文学时期的历史意义[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2 谢品然;;文本、读者、处境——初探全球化处境对圣经诠释的挑战[A];“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霍跃红;;回归翻译伦理:译者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峰云;;《番汉合时掌中珠》校补[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6 哈玛托娃;;苏联远东大学汉语教学概况[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7 道布;;回鹘式蒙古文研究概况[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8 赵晓彬;;语法形式在文艺篇章中的审美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胡芳;蒙古语言传承堪忧 加强保护势在必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2 钱亦蕉;保护上海文化基因[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言胜;《通雅》语文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2 陈骏宇;批判性思维及其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骏宇;法官和一般诉讼人之间话语冲突的批判语言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4 鲁珍妮;误导性化妆品广告的批判性语篇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普片多;现代语言学角度论藏文文法中的格的分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周光银;试论译者隐身和显形的原因[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彩贞;关于香港回归十周年中英新闻报道的批判性语篇对比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黄培清;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滑学慧;从对多元系统理论的质疑看待奈达的最高功能对等的实现[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11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11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0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