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searle言语行为分类_《婆婆来了》中婆媳吵架言语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31 16:27

  本文关键词:吵架言语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3年

《婆婆来了》中婆媳吵架言语行为研究

孟雪静  

【摘要】: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由此可见,婆媳关系是家庭内部关系中最关键的一种关系。它既没婚姻关系,也无血缘关系,是以中介而结成的特殊关系,所以婆媳关系又是家庭内部关系中最微妙的关系。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古代或者现代,婆媳关系都是困扰家庭的一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危及整个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吵架作为冲突的一种形式,有自己的特殊性。文章从语用学角度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以影视剧《婆婆来了》中的吵架言语行为为语料,分析了吵架的起因、模式,重点探讨婆媳吵架言语行为的整个运行过程以及减少婆媳吵架的策略。通过对这一语用现象进行客观描写和分析,可以弥补对吵架言语行为研究的不足,深化对吵架言语行为的认识,从而丰富整个语用学的理论,并且探讨减少婆媳间吵架的策略,使婆媳之间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平等相待,因此研究婆媳吵架言语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范围。第二部分是“吵架言语行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介绍了奥斯汀(Austin)和塞尔(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指出吵架是一种冲突性的言语行为,是双方或者多方对彼此的言行举止、或就某人某事等持有不同的意见而引起的剧烈争吵,具体表现在激烈程度、语言以及行为意图等方面;分析了吵架言语与詈骂语、冲突话语的区别与联系,批评、指责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是“婆媳吵架的言语行为分析”,着重分析了《婆婆来了》中的婆媳吵架言语行为的整个过程,包括婆媳吵架言语行为的起始阶段、婆媳吵架言语行为的冲突阶段以及婆媳吵架言语行为的结束方式。起始阶段探讨了婆媳吵架的四个原因;冲突阶段介绍了婆媳吵架言语行为的三个话步;结束方式主要是婆媳吵架的结果,由于吵架是个动态的过程,婆媳对待冲突的态度不同而导致吵架结果的不同。第四部分是“婆媳吵架的表现手段”,主要探讨了婆媳吵架的言语手段和非言语手段。通过对婆媳吵架的言语进行分析,指出在语音、词汇、句类和修辞方面使用的言语手段,在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方面使用的非言语手段。第五部分足“减少婆媳吵架的语用策略”,婆媳吵架不仅会影响婆媳关系,吵架激烈时还会严重影响夫妻之间的情感以及孩子的情绪,因此我们介绍了三种能够缓和婆媳关系的语用策略,来减少婆媳之间的吵架和矛盾,分别为合作策略、礼貌策略和辅助性策略。第六部分是“结语”,总结本文主要观点及结论,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3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17
  • 1.1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12-13
  • 1.2 婆媳吵架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范围15-16
  •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16-17
  • 2 吵架言语行为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7-24
  • 2.1 言语行为理论介绍17-19
  • 2.1.1 言语与语言17
  • 2.1.2 言语行为理论17-19
  • 2.2 吵架的定义19-20
  • 2.3 吵架言语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20-23
  • 2.3.1 吵架言语与詈骂语的区别与联系20-21
  • 2.3.2 吵架言语与冲突话语的区别与联系21-22
  • 2.3.3 吵架言语行为与批评、指责言语行为的区别与联系22-23
  • 2.4 小结23-24
  • 3 《婆婆来了》中婆媳吵架的言语行为模式24-37
  • 3.1 《婆婆来了》起始阶段婆媳吵架言语行为分析24-29
  • 3.1.1 不平等的权势地位24-25
  • 3.1.2 经济支配上的分歧25-26
  • 3.1.3 调解的中介失衡26-28
  • 3.1.4 彼此无法接纳28-29
  • 3.2 《婆婆来了》冲突阶段婆媳吵架言语行为分析29-33
  • 3.2.1 反问质疑话步29-30
  • 3.2.2 部分返还话步30-31
  • 3.2.3 反驳话步31-33
  • 3.3 婆媳吵架的结束方式33-36
  • 3.3.1 转移话题33-34
  • 3.3.2 自动退34-35
  • 3.3.3 第三方介入35-36
  • 3.4 小结36-37
  • 4 《婆婆来了》中婆媳吵架的表现手段37-57
  • 4.1 言语手段37-47
  • 4.1.1 语音手段37-39
  • 4.1.2 词汇手段39-43
  • 4.1.3 句类手段43-46
  • 4.1.4 修辞手段46-47
  • 4.2 非言语手段47-56
  • 4.2.1 体态语48-51
  • 4.2.2 副语言51-52
  • 4.2.3 客体语52-54
  • 4.2.4 环境语54-56
  • 4.3 小结56-57
  • 5 减少婆媳吵架的语用策略57-75
  • 5.1 减少婆媳吵架的合作策略57-65
  • 5.1.1 遵守合作原则的隐性策略58-60
  • 5.1.2 违反合作原则的显性策略60-65
  • 5.2 减少婆媳吵架的礼貌策略65-68
  • 5.2.1 积极礼貌策略65-66
  • 5.2.2 消极礼貌策略66-68
  • 5.2.3 非公开策略68
  • 5.3 减少婆媳吵架的辅助性策略68-74
  • 5.3.1 态度策略69-70
  • 5.3.2 技巧策略70-71
  • 5.3.3 语体策略71-74
  • 5.4 小结74-75
  • 6 结语75-78
  • 6.1 论文的总体结论和创新点75-76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76-78
  • 参考文献78-82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82-83
  • 致谢83-8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结宝;詈骂的构成与分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江结宝;詈骂的动机和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周彦军;何春霞;;小说冲突话语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黎平;言语交际中的非言语手段──体态语浅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何暄;丁青兰;;冲突话语的语用分析——以父母与子女的冲突为例[J];海外英语;2011年09期

    6 王媛媛;;言语行为理论下的会话误解分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5期

    7 王小丽;;《红楼梦》中詈骂语的分类——与日本渡边博文先生商榷[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高峰;;跨文化交际中客体语和副语言的作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02期

    9 赵英玲;冲突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04年05期

    10 李新;陈梅;何建友;;詈骂语的雅性特征及其理解机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英玲;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红燕;从语言适应论的角度研究电视连续剧中的冲突话语[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莹莹;《金婚》中夫妻间冲突话语的语用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赵翠芳;言语行为中的礼貌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5 刘彩玲;婆媳关系的伦理调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敏玲;汉语语境下夫妻间冲突话语的语用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7 于磊娟;吵架言语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郑梅;言语攻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郭莉敏;汉语讽刺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贾婕婷;话语冲突的顺应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七一初;非言语交际简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林秀艳;;藏汉语偏正短语语序之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刘珂;;从吴家川岩画与甲骨文的比较看书画同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4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俞莲年;语言的特殊性与口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张蓊荟,沈晓红;英汉翻译过程中推理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朱小美;王翠霞;;话语标记语Well的元语用意识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琼;杜建华;;受众为何按照谣言而不是新闻行事?——对2010年两起地震谣言的比较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郭素珍;;试论合作原则及其偏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6 ;Ma Shi Wen Tong and its Theory of Languag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7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赵彬;;商务谈判中语用策略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10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喆;英语言语幽默的图式特征及解读难题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许丹;英语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才华;会话含义及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葆华;薛玲;戴莉;周国光;;身势语略论[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3 詹绪左;说“死”征“鬼”──汉语中的死亡文化论略[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江结宝;詈骂的构成与分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江结宝;詈骂——《红楼梦》人物塑造的一种特殊手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江结宝;骂语词“狗”的文化内涵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邱庆山;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江结宝;詈骂的动机和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苏彦捷,高鹏;亲密关系伴侣在冲突中的行为及其归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蒋丽平;;反语在口语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朱湘燕;汉语批评言语行为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暨南大学;2002年

    3 叶慧;汉语虚假言语行为语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志国;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D];河南大学;2004年

    5 杨艳;论《围城》的讽刺性[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6 谭小翠;中美抱怨语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德吉卓嘎;《现代汉语词典》所收的詈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李静;汉语口语交际中异议表达的语用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张鲁昌;汉语模糊限制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宋亚宁;顺应论框架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青然;言语行为行业特色探析[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李正义;汉英言语行为中的言外之意[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1期

    3 孙淑芳;俄语强迫言语行为研究初探[J];中国俄语教学;2003年01期

    4 钱乐奕;中英道歉言语行为之比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凌来芳;中英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选择之比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唐善生;褒扬、恭维与讽刺言语行为构成分析[J];修辞学习;2003年04期

    7 白晓明;调节性言语行为与委婉的语用效果[J];修辞学习;2003年06期

    8 朱跃,李家玉;中英商业购物中“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9 吴淑琼,樊葳葳;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4年02期

    10 王俊;浅谈日常交际中英汉言语行为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咪咪;;批评言语行为中日对照研究——以电视剧为题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林大津;;论言语行为“得体性”探讨中的概念混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郑立华;;试论言语行为的社会意义[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2期)[C];2004年

    4 叶华;;医生言语行为浅析[A];2008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唐炎;龚坚;郭礼;张新;;基于言语行为的体育教师课堂角色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晏小萍;;性别、权势与礼貌策略在汉语请求、拒绝言语行为中的表现[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2期)[C];2004年

    7 陈俊;张积家;张艳辉;;教师管教言语行为语效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胡友信;;“THANK YOU”用语的言语行为与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黄永红;;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军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美国著名哲学家 罗格斯大学哲学系教授 罗格斯大学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厄尼·勒坡尔 美国哲学家 认知科学家 马修·斯通;[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唐礼勇;中国人言语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3 关英明;现代汉语致歉言语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尚晓明;人和世界语境中的言语行为建构与透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明炜;会话的交互言语行为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段芸;言语行为语力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崔蓬克;言语行为视角下的政府微博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曾莉;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吕晶晶;合意性原则与刑事庭审转述行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荆欣;汉语抱怨言语行为语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樊宏伟;俄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赵宇;中美道歉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庄亦周;国内英语课堂“不赞同”言语行为实施策略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张春波;俄语威胁言语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尊骥;俄语表情类言语行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袁圣鹤;日语“贬损”言语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小丽;汉语安慰言语行为策略及实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晶;基于礼貌原则的请求言语行为中日比较[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徐晓丹;俄语抱怨言语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吵架言语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9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