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谐音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综论

发布时间:2017-02-10 19:46

  本文关键词:汉语谐音现象的文化蕴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谐音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综论

维普资讯

()套 1汉人善比附、喜联想及其丰富奇特的想渤海大学‰孽蕈版 象力,,是谐音产生的重要基础。学者们认为。汉 一

方面:

民族善比附、喜联想,是汉民族展开思维活动的种方式。谐音方式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汉民族

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谐音表达中两种事物或行

为,本来都是毫不相干的,就因为它们之间语音

( )汉语谐音现象与汉民族文化传统中根 1深蒂固的中庸心理和含蓄内倾的民族心理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学者们认为,汉族人的传统思想是凡事讲求中庸,在处世哲学上汉族人一般是“求中”不偏不倚”“。谐音的表达效果在于化直露为含蓄,避粗俗而成典雅,这与讲求中庸、含蓄内倾的汉民族心理不谋而合。因此谐音的生成,植根于汉文化这个大的温床中。对谐音的理解和接受更是与汉文化心理息息相关。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尔吉的《音表道谐义的文化内涵》孟昭泉的《、汉文化的语音精灵——谐音》李华的《、言语谐音现象初探》、[ (钟 1P“夏莉的《 5儿]汉语谐音的运用及其文化心理意义》王苹的《、谐音双关的审美意蕴探析》、张雅莉的《浅论谐音与中国传统文化》王雪梅、的《汉语谐音艺术的文化意蕴》 等。 () 2谐音与中华民族祈福求吉、驱俗求雅的心理有关。如王苹在《汉语谐音表达的客观基础》一文中认为,民族强烈的讨吉避凶心理。汉 形成了汉人自觉有意识地运用谐音来求取吉祥或小心刻意地躲避由于语音相同、相近造成不祥意义联想的习惯。可见,汉民族求吉避险的心理是谐音产生的重要心理基础。与此相关的论述还有:曹铁根的《谐音 修辞 汉文化》[( )、6 1∞] 道尔吉的《谐音表义的文化内涵》姚周辉、、倪芳的《传统民俗中的谐音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瑚周

力的《、7 ) 1m]浅谈谐音的运用与民族审美心理因素》[(孟昭泉的《、8 1嘞)]汉文化的语音精

相同或相近,汉人丰富奇特的比附联想便借用“语音”这一桥梁,把它们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了。 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赵金铭的《谐音与文化》 18 )[ (9 7、] 3李晋荃、王希杰的《谐音:从修辞到文化》[(艏、]嗍’王苹的《汉语谐音表达的 客观基础》[ )、]^ 5 9 (道尔吉的《谐音表义的文化内 涵》[P )、] s 9 儿孟昭泉的《 (汉文化的语音精灵——谐音》[瑚)、]张雅莉的《 7 (浅论谐音与中国传统文化》[一’、] s (陈丽梅的《汉语谐音现象的文化

蕴义》[、] 9王雪梅的《汉语谐音艺术的文化意蕴》 [( ) 1髓等。 0] ()汉人二元对立的对称联想和思维方式 2是谐音产生的重要基础。者们认为。学汉人的联 想方式是二元对立的对称联想。如阴阳、上下、 文武、祸福等,说明了汉人对概念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由此及彼,从一 物一事联想到与之相对相关的另一物、另一事。 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反映到对语言的理解上。 就形成了汉人由音探义、顺音之藤摸义之瓜的

传统习惯,从而为谐音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赵金铭的《音与文谐化》 18 )夏莉的《 (9 7、汉语谐音的运用及其文化 心理意义》 I( )的《、]王苹 n研谐音双关的审美意蕴探析》[ ( )、2 1隰]郑伟芬的《汉语谐音及其文化内涵》1阢等。[(’ 3]

灵——谐音》、周成兰的《谐音现象蕴含的文化信息》[ (、9 1陇删)于全有的《]谐音与民俗文 化》㈣( )、 张雅莉的《浅论谐音与中国传统文化》陈丽梅的《、汉语谐音现象的文化蕴义》王、雪梅的《汉语谐音艺术的文化意蕴》 等。 ()对语言文字的灵物崇拜也是谐音现象 3 产生的文化心理基础之一。王苹在《如汉语谐音

() 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注重整体观照、 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也给谐音的产生和理解提供了条件。学者们认为,在一定的语境中,一个语音可能会有若干个语义。因而人们不会用 严密的逻辑方法分析音节和语素的对应关系 .

过语言来沟通人和自

然的关系,回避自然对人文化心理意义》陈煜的《、谐音文化与言语交际》 的伤害,借助语言的为善能力求吉祈福;对语言[( )。 1胁碰等 4]的为恶能力则用禁忌加以回避。表现在语言中。 2汉民族心理与谐音、便是谐音方式的应运而生。这方面相关论述主汉民族心理对谐音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要还有:姚周辉、倪芳的《传统民俗中的谐音现内在的联系与影响。0 2年来,于汉民族心理与象及其文化内涵》李志忠的《民族谐音倾向关、汉 谐音关系问题探讨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语言文化成因琐谈》[ (.)苹的《、 19 4 - 2 r- _]3 T ̄谐音禁忌

而是以感性直觉把音节和语素大致联系起来, 从而为谐音的理解和接受创造条件。这方面相关论述主要有:夏莉的《汉语谐音的运用及其

表达的客观基础》一文中认为,汉民族自以来古对语言有一种崇拜和信仰的心理 .人们希望通


  本文关键词:汉语谐音现象的文化蕴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1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41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5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