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基于评价理论的中美外交演讲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0:00

  本文关键词:基于评价理论的中美外交演讲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外交演讲属于政治演讲范畴,它是国家领导人或高层外交官在外交活动中发表的演讲,是一个国家捍卫本国利益和维护国际关系的重要工具,也体现了该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态度、立场和外交政策。 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国际往来也变得更加频繁。作为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交演讲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在语言学领域,大部分研究是从话语分析、语用学、批评话语分析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基于评价理论的分析较少,,而对不同国家的外交演讲进行的对比研究更少。 作者从国内外权威网站下载了12篇外交演讲作为研究语料,中美各6篇,每对语料在演讲话题或情景方面保持了一致,将其置于评价理论框架中,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语料中的评价资源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发现中美语篇之间的异同点并揭示其原因,同时探究评价资源在语篇中如何为实现外交目的服务的。 研究发现,评价资源在中美外交演讲中的分布具有众多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同。具体表现为: (1)评价资源的三个子系统在中国外交演讲中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极差资源、态度资源和介入资源,而在美国外交演讲中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是介入资源、态度资源和极差资源。 (2)态度系统中,中美外交演讲表现非常相似:鉴赏资源比重最高,其次是判断资源,而情感资源在两者中的比重最低。此外,中美外交演讲中积极评价资源的比重都远远超过了消极评价资源的比重。研究发现,演讲者在外交场合中倾向采用积极的立场和态度,提升本国形象,传递对他国的和善和友谊,更重要的是借此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赢得现实或潜在观众的支持,积极促进外交目的的实现。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两者之间略有差异:中方语篇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姿态,而美方语篇更能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 (3)介入系统中,两种语篇也表现出相似性,两者都偏向使用对话扩展性资源,从而为所有可能的观点提供了协商空间,这是由不断加深的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国际背景所决定的。对话紧缩性资源中,美方语篇使用了更多的否定资源,这与美国国民由于本国的国际地位而产生的优越感有关。 (3)极差系统中,两种语篇中的语势资源都远远多于聚焦资源,其中强势资源所占比重最大,说明演讲者倾向使用强势手段来增强自己的态度介入力度,调整对自己所说话语的责任。两者的差异在于中方语篇倾向于使用一些模糊语言表达对数字信息的不确定性,而美国语篇倾向于使用锐化资源,这揭示了中国领导人或高级外交官的谨慎态度,而美国领导人或高级外交官更倾向突显自己的观点。 本研究论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整篇论文的组织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对评价理论和外交演讲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三章为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了评价理论系统,同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以及语料的搜集。第四章为研究结果和讨论,借助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中美外交演讲中的评价资源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究两种语篇之间的异同,并剖析其内在原因。第五章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 该研究尝试性地将评价理论应用到中美外交演讲的对比分析中,不仅可以扩大评价理论在语篇研究方面的应用范围,为语篇的对比分析提供新视角,而且可以提高读者对外交演讲语篇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中国外交演讲 美国外交演讲 评价理论 评价资源 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List of Figures11-12
  • List of Tables12-13
  • Contents13-15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5-17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5-16
  •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16-17
  • 1.3 Outline of the Thesis17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7-25
  • 2.1 Appraisal Theory17-23
  • 2.1.1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ppraisal Theory17-19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Appraisal Theory Abroad19-21
  • 2.1.3 Previous Studies on Appraisal Theory at Home21-23
  • 2.2 Diplomatic Speeches23-25
  • 2.2.1 Definition of Diplomatic Speeches23-24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Diplomatic Speeches Abroad24
  •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Diplomatic Speeches at Home24-25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25-34
  • 3.1 Attiude System25-28
  • 3.1.1 Affect26
  • 3.1.2 Judgement26-27
  • 3.1.3 Appreciation27-28
  • 3.2 Engagement System28-30
  • 3.2.1 Dialogic Expansion28-29
  • 3.2.2 Dialogic Contraction29-30
  • 3.3 Graduation System30-31
  • 3.4 Research Methodology31-34
  • 3.4.1 Sample Collection31-33
  • 3.4.2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Procedure33-34
  • Chapter Four 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34-60
  • 4.1 An Overview of Appraisal Resources in CDSS and ADSS34-35
  • 4.2 Attitude Resources35-48
  • 4.2.1 Affect37-41
  • 4.2.2 Judgement41-45
  • 4.2.2.1 Social Esteem41-43
  • 4.2.2.2 Social Sanction43-45
  • 4.2.3 Appreciation45-47
  • 4.2.4 Summary and Discussion47-48
  • 4.3 Engagement Resources48-56
  • 4.3.1 Dialogic Expansion49-50
  • 4.3.2 Dialogic Cotraction50-55
  • 4.3.2.1 Disclaim51-53
  • 4.3.2.2 Proclaim53-55
  • 4.3.3 Summary and Discussion55-56
  • 4.4 Graduation Resources56-60
  • 4.4.1 Force56-58
  • 4.4.2 Focus58-60
  • 4.4.3 Summary and Discussion60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0-64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61-62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62-63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63-64
  • References64-67
  • Appendix67-68
  • Acknowledgements68-69
  • 个人简历、发表文章及科研项目目录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鸿;英语作为外交语言的文体特征[J];外语研究;1992年04期

2 杨家胜;从语言学角度看评价意义[J];外语学刊;2002年03期

3 唐丽萍;英语学术书评的评价策略——从对话视角的介入分析[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4 刘悦明;;现代汉语量词的评价意义分析[J];外语学刊;2011年02期

5 姜望琪;;语篇语义学与评价系统[J];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6 李君;张德禄;;电视新闻访谈介入特征的韵律性模式探索[J];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7 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8 管淑红;王雅丽;;小说话语的人际意义——试析“Blackmail”中人物的权势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9 李战子;;文体与评价——从语篇潜势到阅读取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10期

10 窦卫霖;陈丹红;;对中美国家领导人演讲中的互文性现象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评价理论的中美外交演讲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2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