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班马字类》通假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2 14:34
  《班馬字類》,南宋婁機撰,后經李曾伯補遺。該書主要收集《史記》、《漢書》異文情況,並考釋音義,收録各家注釋,在探求本字、借字、閲讀古書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在小學文獻研究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筆。然此書的版本、術語、體例、收字、價值等情況,鮮有研究者論及。本文主要針對宋代婁機、李曾伯編纂的《班馬字類》收録的通假字進行文字整理研究。以《四部叢刊三編》本爲研究對象,結合兩漢通假字文獻研究的成果,對《班馬字類》中收録通假字的術語及特徵進行了考述,最後將書中的異文情況作了簡要的對比整理,以期對補遺本《班馬字類》的價值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班馬字類》所收録《史記》、《漢書》文字的情況,學界尚未進行過整理與研究。本文從補遺本的流傳、編排體例、術語特徵、通假字分類研究等方面入手整理,進而探討《班馬字類》一書的價值。通過分析我們發現,《班馬字類》中形體上有聯繫的通假字占大多數,通假多是在形聲字之間、聲符字與形聲字之間發生的,諧聲聲旁起了聯繫通假字關係的紐帶?钺幔?疚膶Α栋囫R字類》一書的不足也稍作闡述。文後,附有本人整理的“《班馬字類》通假字表”和“《班馬字類》所收雙音詞異文表”。“《班馬字類》通假字表”是...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班馬字類》及兩漢通假的研究現狀
    二、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班馬字類》概説
    一、《班馬字類》的版本和卷數
    二、補遺本《班馬字類》的流傳概況
    三、《班馬字類》的體例
        (一) 編排體例
        (二) 説解體例
第二章 假借與通假
    一、假借與通假術語的提出
    二、假借與通假的区分问题
    三、通假字與其他易混概念的區别與聯繫
        (一) 通假字與古今字
        (二) 通假字與異體字
        (三) 通假字與同源字
    四、本文通假字的判定
第三章 《班馬字類》通假字的分類研究
    一、《班馬字類》説明通假字的術語
    二、本字和借字形體上的關係
        (一) 形體對應上的關係
        (二) 形體結構上的關係
    三、本字和借字語音上的聯繫
        (一) 雙聲關係
        (二) 疊韻關係
        (三) 雙聲疊韻關係
        (四) 聲韻相近關係
    四、《班馬字類》通假字所反映的一些語言現象
        (一) 聲母方面
        (二) 韻部情況
        (三) 合韻和無音現象
        (四) 聲調方面的特徵
    五、《班馬字類》的異文情況統計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録A: 《班馬字類附補遺》通假字表
附録 B:《班馬字類》人名、物名、地名異文及連綿詞表
後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宋词人李曾伯生平著述及版本流传考[J]. 张静,唐元,杜海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8)
[2]马王堆史书、医书所反映的上古韵部现象研究——以通假字为对象[J]. 刘芳池,何丽敏.  铜陵学院学报. 2010(04)
[3]《史记》中《殷本纪》《秦始皇本纪》通假字例析[J]. 付成波.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4]20世纪两汉通假字研究综述[J]. 王彩琴.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5]《汉书新注》通假注释商榷[J]. 冯靓芸.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01)
[6]《汉书·晁错传》通假字四则[J]. 王彦坤.  古汉语研究. 2003(04)
[7]《史记》《汉书》用字异对应分析[J]. 相宇剑,王海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8]《汉书·晁错传》通假字补考[J]. 王彦坤.  学术研究. 2003(02)
[9]颜师古《汉书注》中的汉语语音现象[J]. 王东.  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06)
[10]《说文解字》“读与某同”考释[J]. 郝士宏.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4)

博士论文
[1]汉碑文字研究[D]. 吴文文.福建师范大学 2009
[2]《汉书》通假研究[D]. 冯靓芸.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张家山汉简《盖庐》文献学研究[D]. 孙维国.湖南大学 2010
[2]定县汉墓竹简《论语》異文研究[D]. 马玉萌.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尹湾汉墓简版词语通释[D]. 李会艳.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阜阳汉简》文字研究二题[D]. 叶庆红.西南大学 2008
[5]《说苑》及其相关文献异文的比较研究[D]. 杨荘.四川大学 2004
[6]《列女传》语言研究[D]. 宋明慧.四川大学 2004
[7]武威汉简《仪礼》异文研究[D]. 孟美菊.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54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54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2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