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问题、归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07-15 11:47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了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生力军。但社会对高职生不满的是其职业素质之外的隐性素质,主要就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缺少文化底蕴,或者说语文素养不高。语文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的特点。它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高职院校开设语文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而且可以使高职大学生具备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具备明晰的科学理论和创新能力。但是当今有关高职语文教学的研究确实比较薄弱,这与语文在高职院校不受重视有关。高职作为中国内地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自兴办以来在各方面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很多一线教师只能就事论事,将课程教学、教科书作为关注对象,进行针对性较强但流于零散的思考和探讨,近年来除了屈指可数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就语文学科教学进行研究之外,鲜有较具影响的专著对职校尤其是高职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本人在高职院校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十几年时间,虽然学生对我授课的反应良好,但心里总觉得不安。一方面感觉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和人生阅历方面的积淀过于单薄,另一方面深切感到授课内容过于...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问题
    (一) 定位模糊
    (二) 课时不足
    (三) 教材落伍
    (四) 教法陈旧
    (五) 知识本位
    (六) 学生厌学
    (七) 考评单一
四、高职院校语文教学问题的归因
    (一) 理论匮乏,缺乏引导
    (二) 体制、观念束缚,环境功利
    (三) 职教追求速效,语文显效迟缓
    (四) 教法单一,内容陈旧
    (五) 经师不为,人师羸弱
    (六) 生源质低,基础薄弱
    (七) 考评失真,机制不善
五、解决高职院校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 革新思想,转变观念
    (二) 明晰目标,准确导向
    (三) 科学定位,合理开课
    (四) 重建教材,学用结合
    (五) 整合师资,能技并举
    (六) 形式多样,灵活开放
六、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新课程生成机制的探讨[J]. 罗蔓,林忠文,莫薇,宁文珍.  教育探索. 2009(11)
[2]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 穆刚.  教育与职业. 2009(32)
[3]区域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内涵[J]. 王东霞.  教育评论. 2009(04)
[4]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30年[J]. 胡建华,陈玉祥,邵波,李莉,李昕,杨启光.  教育研究. 2008(10)
[5]论学生审美情感对语文教学的推动[J]. 吴斌卡.  语文学刊. 2008(14)
[6]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 李霞芬.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7]试论高职专业的课程类型与课程建设[J]. 权小勇.  职业教育研究. 2008(07)
[8]让学生在语文天地里自由翱翔——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留白”的艺术[J]. 徐丽丽.  语文学刊. 2008(12)
[9]高职教育课程观变革初探[J]. 康荔.  职业教育研究. 2008(06)
[10]论人本思想与高职院校管理创新[J]. 杨东铭,李章书.  职业教育研究. 2008(06)



本文编号:3661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61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