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成果概观54

发布时间:2016-10-12 20:23

  本文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成果概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5年第1期总第190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oreignLanguagesandTheir;2005,1Serial190;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成果概观;张德禄;(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者和;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成果;!!Abstract:Thepresentart;Key

2005年第1期总第190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

2005, 1Serial 190

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成果概观

张德禄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者和应用者,以及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学研究者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诸多方面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在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观和功能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盛不衰的交际教学法;在韩礼德阶与范畴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韩礼德等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教学法;在韩礼德等的体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体裁和语域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法;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题协商教学大纲等。作者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阶段。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成果

!!Abstract:Thepresentarticlemainlyinvestigatestheachievementsinthevariousaspectsoflanguageteaching,especiallyfor??eignlanguageteachingbytheapplicationofthetheoryof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developedbyHalliday,hisfollowers,coop??erators,appliedlinguistsandscholarsinlanguageteachingresearch.Theseachievementsincludetheprevalentcommunicativeap??proachdevelopedwiththetheoriesofsystemandfunctionin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asoneofitsbases,theinfluentialtheoryoflanguageforspecificpurposesdevelopedonthebasisofHalliday?sscaleandcategorygrammarand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theculturalapproachdevelopedonthebasisofHalliday?stheoryofcontextofcultureandcontextofsituation,themethodofteachingwritingonthebasisofthegenretheoriesofHallidayandothers,andthetopic??interactionalsyllabusdevelopedonthebasisof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theory.Nowitishightimetocarryoutcomprehensiveandsystematicresearchontheroleof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inlanguageteaching.

Keywords:functionallinguistics,languageteaching,achievements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05)01-0019-04

!!1.引言

韩礼德对语言教育的主要贡献在于如何学习和教授母语,同时也考虑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他对语言教学,包括外语教学的直接贡献主要体现他1964年合作出版的专著??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1](pp.137??307)一书中。但韩礼德的阶与范畴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地激发了许多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产生。首先,是在其语言功能和语言选择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交际教学法;在其语言变体理论,特别是语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特殊用途英语教学方法;在其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以文化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法;在其语境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的理论下发展了体裁理论,并产生了以体裁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其功能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课程设置理论等。下面分别予以探讨。

2.交际教学法

近来,在外语界流行的交际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韩

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理论上讲,交际教学法产生于三大理论根源[2],分别是语言学根源:韩礼德的语言的意义系统和功能理论;社会学根源:海姆斯[3](p.269)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理论和哲学根源:奥斯汀[4]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

韩礼德对交际教学法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理论是他的社会语义学理论[5](pp.72??102),此理论对交际教学法的贡献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2.1社会环境和情景语境

韩礼德把社会文化看作一个行为系统,由一系列行为模式组成。语言行为是这种社会文化行为的一种。行为系统,也称为#行为潜势?,在两个方面由语言体现出来。一是社会,一是情景。从社会的角度讲,个体的社会角色的建立和维持、亲密度和距离的建立和维持、各种不同形式的界限的维持、各种不同的人际交流等都属于此类。这些不同的行为模式是与某些具体的社会语境相关的。从情景的角度讲,语言运用的情景类型是关键因素。什么情景决定发生什么事

*本项目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教学理论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批准号:01JA740006)。作者简介:张德禄(1955-),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语篇分析,外语教学收稿日期:2004-04-27;2004-09-28(修改稿)

情,出现什么行为,例如游戏、交流、任务、讨论等。在这些情景中,人的行为是有结构的,如在商店买东西的程序等。根据这一理论,交际教学法要把语言作为一种行动或者行为系统来对待,要考虑语言运用的社会环境和情景语境。

2.2意义系统所谓语言行为是用语言来表达意义。要表达意义就要从意义系统中做出选择。语言学习是学习如何表达意义。语言的意义系统要由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来体现。所以,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要适合于体现语言的意义系统。语法系统不是自主系统,而是自然语法,所以学习语法必须要和学习语法所表达的意义系统联系起来,即和语言的运用结合起来,用于实际的语言交际。

2.3语域分析和衔接理论威多逊(p.52)认为,话语分析实际上是探讨如何把句子用在社会行动中进行交际。话语可以大体上定义为句子的运用。韩礼德发展起来的语域分析理论和衔接理论是运用于语篇分析的,所以是研究句子的运用的。语域分析理论是根据语境来研究语言变体和语篇的类型的。语言变体是与语境类型相联系的。特定的情景类型决定特定的语言变体和特定的语篇类型;特定的语言变体和语篇类型由特定的词汇语法模式来体现。所以,根据语域理论,教授形式特征必须通过语义特征与情景语境特征联系起来,发现语言形式特征的交际功能。衔接是意义特征,是句子组合成语篇的重要因素,由语法和词汇等形式特征来体现。它所实现的是语篇功能,是通过纵横交错的衔接纽带和衔接链组句成篇的重要机制。所以,运用交际教学法还必须要给学生句子是如何通过衔接组成语篇整体的,是探讨句子的运用的重要手段。

2.4语言的多功能分析

威多逊[6](p.65)在讨论对等成分时认为,我们可以把一组被认为是对等的句子看作是从深层结构中派生出来。这个深层结构可以称为#原深层结构?(proto??deepstructure)。从语法上讲,它们是对等的,因为它们是可以相互释义的。但它们只是从语法特点上是对等的,在功能上的价值是不同的。传统教学法和其他语言学理论难以给以满意的解释。韩礼德的多功能分析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韩礼德认为,成人语言都具有三种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两个所谓对等的句子之间可能在概念意义上,或者人际意义上是相同的,但在语篇功能上是不同的,或者是在语篇功能的某些方面是不同的,如在主位结构上是不同的,

[6]

基础。从这个观点来看,交际教学法就是一方面要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提供可以在实际交际中做出选择的选择集,另一方面通过训练和实践教授他们如何在系统中进行选择。从这个角度讲,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从两个方面为交际教学法提供帮助:一是从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可以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进行选择的选择集(setsofoptions),二是进行如何进行选择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在教授词汇或语法时不是单纯地教授这个项目,而是把这个项目与它所属于的系统联系起来,必要时提供与其对立的选择项,使学生掌握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某个单独的项目。然后,利用例证和训练来使学生掌握如何从这个系统中进行选择的方法和技能。

3.特殊用途英语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其激发了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产生。韩礼德等[1](p.189)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了进行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内务英语、警察英语、法官英语、护士和药剂师英语、农业专家英语、工程师和装配师英语?等英语变体,并且说#每一个这样的特殊需要都在合适的教学材料出现前,需要由专门的人员在具有大量语言样品的基础上,对受限定语言和特殊的语域进行认真的研究。?[1](p.190)

这样,特殊用途英语的意思是,如果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要进行精确地说明的话,这些具体说明就可以用来确定可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教学内容。所以,进行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的首要问题是进行学习者的需要分析(needsanalysis),然后要确定学习者需要达到的水平或者能力,最后确定教学材料和方法。学生的需要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学生学习了语言后,他要用它干什么。这是以目标取向的需要定义,是与终极行为相关的,是学习的结果。二是学生如何做才能获得他学习目标所规定的能力。这是以过程取向的需要定义,是与转换行为相关的,是学习的措施。但在特殊用途英语教学中,第一种解释受到青睐,这是因为,正如韩礼德所说,大家都相信,只要学生的需要进行描述后就可以运用这种描述来设计课程,是结果决定课程设置。

正如韩礼德所述,特殊英语教学可以使学习的目标更加精确和明确,而不是像普通语言课程那样什么都学。这就要求我们要描述不同语域的语言。语域有开放和封闭之分。比较开放的语域涉及面很广,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就特别多,而封闭语域比较狭窄,需要学习的内容就比较少,这样学

在信息结构上是不同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信息组织方式。习效率就会很高。这样,在教学中,运用韩礼德的多功能语言观,我们不仅可以解释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而且还可以揭示语言运用的功能4.以文化和语境为基础的教学特点,以及形式与功能的关系。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了比较成熟的文化理论和2.5语言的系统观

在语言交际中,每个语段都要有一定的新信息,不然交际是没有意义的。这种新信息,或称#疑点?(doubt),或者信息空白(informationgap)[7](p.192)为学生做进一步选择提供了基础。疑点与选择是紧密相关的。疑点说明存在选择,而选择概念是韩礼德的语言观的中心。语言交际就是在语言的意义潜势中,即从系统网络中进行选择的过程。从各种不同的选择集中及时做出合适的选择是流利的语言交际的

情景理论,可以为从文化和语境的角度进行外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正如克莱姆士[8](pp.35??67)所说,#韩礼德的系统语言学提供了一个观察这一传统的对立概念(语言与文化,作者注)。韩礼德通过把语法称为&人类经历的理论?,把语篇称为&社会交流的语言形式?,把文化定位于我们运用的语法、选择的词汇和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9](pp.7??8)

4.1文化与语境

文化通常也作为语境的一个类别。韩礼德认为,有五个

因素可以组成语篇与语境的循环圈:?语篇,(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互文语境,+文内语境。同时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一种语境化过程,是建立有关下一步要发生什么事的预测,包括对非语言环境的预测。

克莱姆士[9](pp.35??67)也以韩礼德的语境理论为基础以他的语域和体裁都在语言之外和之上,即观念形态决定体

裁、体裁决定语域、语域决定语言。观念形态(ideology)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以上这些语篇体裁分析方法都为以语篇为基本单位进行语言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和分析模式。

5.2教学循环程序

讨论了五种语境。这五种语境分别是: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教和学既不是完全同步,也不是矛盾的,而是行成一个交流语境、文化语境和互文语境。其中,文化语境是所有其循环圈[12](p.17)。这个循环圈共包括四个阶段:这四个阶他语境的背景,指在话语事件中参与者之间的有关机构和思段涉及选择教学任务和活动,并把他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想意识方面的背景知识。本族语讲话者不仅用他们自己的以及把它们与主题和语篇的类型联系起来。这四个阶段分声音讲话,而且还要讲在他们的社会和语言社团中建立起来别是:?为体裁建立语境与领域,(把相关体裁模式化,)老的共有知识、他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表达方式和他们用以表达他们的经历的范畴。所以本族语讲话者对他们之间的话语是可以预测和理解的。而这些知识对于外语学习者是难题,因为他们没有本族语讲话者的记忆和知识。由于外语课堂上师生通常都不是本族语讲话者,所以经常意识不到他们话语中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学会本族语的话语模式,并将其用于他们的外语交流中去。4.2文化与外语教学

在外语课堂中,文化是通过学生之间或者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来创造和激活的。在对话中,参与者不仅重塑了已有的文化语境,而且具有创造一个新文化的潜力,因为对话是在外语环境中进行的。法国语言学家沙录窦(Charaudeau)[8](p.47)认为讲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都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发话者同时也是交际者;受话者同时也是阐释者。在产出过程中,发话者向受话者发话,同时认为他发出的话符合受话者的交际目的。在阐释过程中,受话者建立了发话者讲话目的的印象,并传送给发话者。

在外语课程中的参与者通过改变发话和交际的条件,以及课堂话语的接受和阐释的条件来创造自己的文化。老师和学生一方面在交际中使传统的课堂文化固化,一方面,又要激发目标语的文化,做目标语文化规定的行为。所以,老师自己在外语课堂中成为建立新文化语境的工具。他们需要不断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企图和目的来确定不同语境,使这些不同的语境有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任何交际活动的成功都主要决定于参与者如何观察情景语境和如何通过他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改变它。克莱姆士[8](pp.35??67)通过海姆斯的八个情景因素详细探讨了参与者如何改变情景语境的方式。接着,克莱姆士通过探讨文化与语境在口语教学、故事和文学教学、真实语篇的教学中的作用阐释了韩礼德的文化与语境理论在外语教学中作用。

5.以体裁为基础的教学

5.1体裁概念

体裁实际上是语篇的类别(在法语中的原义就是&类别?)。人们对这个概念在系统功能理论框架中的地位还有不同的看法:韩礼德认为他是话语方式的一部分,而哈桑[10](pp.100??116)把它视为同语域相同的概念,认为它是一个意义概念。但马丁(p.507)等认为,体裁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出现在情景语境之上的。他在其分析模式中区分四个层次:观念形态、体裁、语域、语言,而他的语言层次又包括语义层,所

[11]

师学生共同构建语篇,?学生独立构建语篇。此循环圈可以

由图1

表示。

图1!教学循环圈

这个教学循环圈主要用于提高写作能力,但如果我们把第一、二部分作为阅读教学的程序,第三、四部分作为写作教学的程序,那么这就是一个阅读、写作教学循环圈。

这个过程既涉及学习语言,也涉及学习有关语言的知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口头交流、讨论、协商。在每个阶段,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掌握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能力。这些活动的范围可以很大,从交际性、开放式的活动到具体的语言点;从以学生为中心到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断变换角色。

5.3教学过程

(1)建立场知识!教学循环圈的第一个阶段是通过分析课文建立场知识。在这个阶段要讨论语篇产生的背景和语境,以及相关的词汇语法。通过这个阶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分析课文和进行创作活动就比较容易了。

(2)把语篇模式化!这个阶段是语篇分析阶段。但语篇分析的重点不只是注重一个语篇的分析,而是注重一类语篇的分析,所以要把本语篇作为一类语篇的一个实例。从了解语篇的社会文化、社会功能到语篇的词汇语法和语音,以及从语篇的词汇语法到语篇的社会功能可以进行多次反复,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这类语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自

己了解语篇和分析语篇的能力。如果只进行阅读活动可以到此为止,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语篇让学生进行对比和讨论、分析,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同和相似的语篇来进行讨论和分析,做汇报等。如果要进行写作活动可以进入到下一步,即语篇的共同创作过程。

(3)共同创作语篇!这个阶段涉及把以上两个阶段的成果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由使用口头语言向使用书面语言过渡的过程。老师一方面需要继续估计一下学生对这个领域的知识和语类结构等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其实际写作能力。对于不足的部分还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进行补充,如通过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等。

(4)独立创作语篇!最后一个阶段是独立创作阶段。进行这个阶段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主题、体裁结构和书面语篇的特点,以及相关的词汇语法模式。教师需要继续确认学生确实具有了这些能力。如果不然,还可以再重新进行一个循环。

(5)评价和测试!在阅读和写作的整个循环中都要随时进行评估和评价,看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它是整个循环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和方面,并决定教学的进度和是否再重复已进行的活动。最后还要进行一次总的评价,由此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个循环。

6.课程设置研究

罗宾%麦尔罗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在交际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大纲,称为#意义

[2]

协商模式?(meaningnegotiatingmodel)。(p.47)见图2

的;交际过程包括交际顺序、态度和共享的知识。后来,他论

述了这个模式的运作过程,并且用它检验了功能意念大纲的交际性,提出了这个模式存在的缺点。后来,他进一步探讨了语言过程模式的特点,作了进一步说明,把它定义为主题协商模式,发展了主题协商模式大纲。

主题交流大纲的基本内容是:首先对社会话语和实践、交流过程、语境类型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对语篇进行分析,总结出关键的功能成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然后根据以上列举的因素和方法进行实际的交际练习等。

7.小结

韩礼德的继承人和合作者,以及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学研究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诸多方面发展了他的语言教学,包括外语教学理论。从以上成果可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言教学领域是大有作为的。但目前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系统。例如,虽然系统功能语言学特别强调口语的第一性,但没有发展一套比较系统可行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法。笔者认为,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和当前已经取得的成果,现在已经到了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全面推进语言教学的发展的阶段了。注释:

[1]Halliday,M.A.K.,McIntosh,&Strevens.TheLinguistics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M].London:Longman,1964.[2]Melrose,Robin.TheCommunicativeSyllabus:ASystemicFunc??tionalApproach[M].London:Pinter,1991.

[3]Hymes,D.H.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InJ.B.PrideandJ.Holmes(eds.)1972:269-293.

[4]Austin,J.L.HowtoDoThingswithWords[M].Oxford:ClarendonPress,1963.

[5]Halliday,M.A.K.ExplorationsintheFunctionsofLanguage[M].London:EdwardArnold,1973.

[6]Brumfit,C.J.&Johnson,K.TheCommunicativeApproachtoLanguageTeaching[M].Oxford:OUP,1979.

[7]Johnson,K.CommunicativeApproachesandCommunicativeProcesses[A].InBrumfit,C.J.&Johnson,K.TheCommunicativeApproachto

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

Penguin,

图2!语言过程模式

这个模式是一个语言过程模式。其中,社会话语和实践指马丁所提出的#观念形态?,包括话语形成、主题系统和社会行为符号等,是社会文化层次上的东西。情景类型就是情景语境,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两者的关系是社会文化主要决定情景语境,但情景语境也可以作用于社会文化。协商过程是协商顺序与其他相关因素的结合。协商过程是由情景语境决定的。协商过程可以由语言实现,也可以由非语言特征实现。虚线说明讲话者和听话者可能出现不一致现象。如果由语言实现,首先体现为词汇语法,然后由音系特征体现。

麦尔罗斯又把实现上面的三个层次划分为几个具体的次范畴。社会话语和实践包括话语形成、主题系统和社会行为符号;情景类型包括题材、社会关系、渠道、符号功能和目

LanguageTeaching[C].Oxford:OUP,1979:192-205.

[8]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UP,1993.

[9]Halliday,M.A.K.NewWaysofMeanings:AChallengeforAp??pliedLinguistics[A].PlenaryAddressattheTenthAILACongress[C].Thessaloniki,Greece,April,1990.1-41.

[10]Halliday,M.A.K.&Hasan,R.Language,ContextandText:

AspectsofLanguageinaSocial??SemioticPerspective[M].Oxford:OUP,1985/89.

[11]Martin,J.EnglishText:SystemandStructure[M].Amster??damandPhiladelphia:Benjamins,1992.

[12]Hammond,Jetal.EnglishforSocialPurposes:AHandbookforTeachersofAdultLiteracy.NationalCentreforEnglish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M].MacquarieUniversity,Sydney,Aus??tralia,1992.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成果概观54等内容。

 

下载地址: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成果概观54.Doc

  【】

最新搜索

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成果概观

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调查问卷

主观叙述,是指叙事人把自己隐藏起来,不会在叙事过程中交待或者

兵营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循环赛时间安排1

血液肿瘤科健康宣教_图文

15版药典水分测定法

《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及最新考试大纲

猞猁可以家养吗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物理兴趣和能力之我见

网站编辑岗位求职信


  本文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成果概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8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8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