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安徽太湖县方言词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23:02

  本文关键词:安徽太湖县方言词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安徽省太湖县地处皖西南,临近江西、湖北。其方言处于赣方言和江淮官话的交接地带。文章以太湖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探究太湖方言词汇的特色。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整理出太湖方言词汇表,并对其进行描写、解释。再根据词汇表,将太湖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然后查考《诗经》《楚辞》《论语》《方言》《说文解字》《广韵》《集韵》等古典文献,考查太湖方言词汇的词源特点。最后,从词汇学的角度提取出太湖方言特征词语,并加以描绘分析,认清太湖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揭示太湖方言词汇的特色。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首先简要介绍了太湖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情况,其次对目前太湖方言的研究现状做了整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还简单介绍了调查合作者的情况以及本文应用到的符号。第一章主要描绘了太湖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第二章从词形、词义、构词法、造词理据四个方面将太湖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对比,分析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第三章将太湖方言词汇分为承传词、变异词、创新词三类,揭示太湖方言词汇的词源特点。第四章通过对比分析,提取出太湖方言特征词语,将之分为太湖方言特有词语和太湖方言关系词语两大类,展示太湖方言词汇的特色,并揭示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太湖方言存在以下一些特征:一、太湖方言单音节词居多,有些词在普通话中只能用句子来代替,而且语素顺序与普通话存在差异。二、太湖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相比,词义扩大和词义转移的现象居多;在色彩意义和造词理据这两个方面,着重体现太湖特色,彰显太湖淳朴民风。三、在词法方面,太湖方言词汇与普通话保持一致性,但也独具特色,尤其在附加式构词法中。例如出现了“稀”“经”等特殊前缀,“佬”等特殊后缀,最显著的特色是“把”“巴”中缀,这是普通话所不具备的。四、太湖方言词汇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古典气息浓厚。五、太湖方言特征词语分为特有词语和关系词语两大类,特有词语体现了太湖方言特色,而关系词语体现了太湖方言和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太湖方言词汇与赣方言和江淮官话都有交叉之处。相比较,太湖方言与赣方言的重合之处多于江淮官话的重合之处。
【关键词】:太湖方言词汇 普通话词汇 词源 特征词语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5
  • 一、太湖县简介10-11
  • (一)太湖县地理概况10
  • (二)太湖县历史沿革10-11
  • 二、太湖方言研究现状11-13
  • (一)太湖方言的归属问题11-12
  • (二)太湖方言语音方面的研究12
  • (三)太湖方言词汇方面的研究12-13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13
  • (一)研究目的13
  • (二)研究意义13
  • 四、研究方法13
  • 五、调查合作者的情况13-14
  • 六、本文所用符号介绍14-15
  • 第一章 太湖方言声韵调系统15-18
  • 第一节 声母15
  • 第二节 韵母15-16
  • 第三节 声调16
  • 第四节 变调、轻声及声韵配合关系16-18
  • 第二章 太湖方言词汇的特点18-30
  • 第一节 词形特点18-20
  • 一、音节数量的差异18-19
  • (一)太湖方言是单音节词,普通话是双音节词18
  • (二)太湖方言是双音节词,普通话是单音节词18
  • (三)太湖方言是双音节词,普通话是多音节词18-19
  • (四)太湖方言是多音节词,普通话是双音节词19
  • (五)太湖方言是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普通话是句子19
  • 二、构词语素的差异19-20
  • (一)语素同中有异19-20
  • (二)语素完全不同20
  • (三)语素顺序差异20
  • 第二节 词义特点20-24
  • 一、词汇意义特点20-23
  • (一)词以扩大20-22
  • (二)词义缩小22
  • (三)词义转移22-23
  • 二、色彩意义特点23-24
  • (一)褒贬色彩的差异23
  • (二)风格色彩的差异23-24
  • (三)形象色彩的差异24
  • 第三节 构词方式24-28
  • 一、复合式构词法24-25
  • (一)并列式25
  • (二)偏正式25
  • (三)述补式25
  • (四)动宾式25
  • (五)主谓式25
  • 二、重叠式构词法25-26
  • (一)语素重叠25-26
  • (二)音节重叠26
  • 三、附加式构词法26-28
  • (一)前缀式26-27
  • (二)后缀式27-28
  • (三)中缀式28
  • 第四节 造词理据的差异28-30
  • 第三章 太湖方言词汇的词源特点30-35
  • 第一节 承传词30-33
  • 第二节 变异词33-34
  • 第三节 创新词34-35
  • 第四章 太湖方言特征词语35-42
  • 第一节 方言特征词语的界定35-36
  • 一、“方言特征词语术语”的由来35
  • 二、方言特征词语的界定35-36
  • 三、方言特征词语的提取36
  • 第二节 太湖方言特征词语36-42
  • 一、太湖方言特有词语36-38
  • 二、太湖方言关系词语38-42
  • 结语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太湖方言词汇表44-8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88-89
  • 致谢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学伟;开封方言词汇与古汉语[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李玉;;石门方言词汇(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陈洁汶;;谈方言在报道中的运用——方言词汇使用的现实意义与弊端[J];中国地市报人;2011年07期

4 李行健;河北方言词汇编(选载·续)[J];天津师院学报;1979年03期

5 李行健;河北方言词汇编(选载·续完)[J];天津师院学报;1980年02期

6 李申;徐州方言词汇(下)[J];方言;1980年03期

7 颜森;;高安(老屋周家)方言词汇(三)[J];方言;1982年03期

8 李申;徐州方言词汇续稿[J];方言;1984年03期

9 蔡勇飞;浙江方言词汇内部差异例述[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10 颜清徽 ,刘丽华;湖南娄底方言词汇(二)[J];方言;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九根;;从赣方言词汇的形成与发展看其内外运行机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任丽花;;方言的兴衰与普通话的认同之现状反思——以天水方言词汇为例[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昭聪 暨南大学中文系;以语义比较新视角做方言词汇新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燕;互联网环境下的中文热词与方言词汇的定量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王宏佳;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章黎平;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建丽;信阳方言词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吴伟琴;北海粤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笑舒;大连方言词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于新鑫;西安方言词汇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5 曹慧萍;陕西石泉方言词汇研究[D];三峡大学;2013年

6 李雨桧;泗水方言词汇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雷欣;澄城方言词汇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洋;益阳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朱莹;宜城方言词汇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孙月梅;张掖方言词汇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太湖县方言词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7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9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