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副词“也”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5 17:09

  本文关键词: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副词“也”的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汉语副词“也”不论是在书面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里,出现频率都很高。由于“也”的义项较多,用起来比较复杂,并且副词“也”与“还”、“又”、“都”等词相似,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习者在实际使用当中容易产生偏误,因此对副词“也”进行偏误分析十分有必要。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副词“也”的偏误语料进行研究,揭示副词“也”的偏误类型以及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而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首先交代基本问题,主要有:选题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理论依据以及语料来源及研究范围。正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副词“也”的偏误语料进行分析,主要的偏误类型有混用、遗漏和误加。第二部分建立在偏误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副词“也”的偏误成因,主要从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全面、学习者母语规则负迁移、学习者目的语规则泛化以及教材中单词注释有误或不全面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四点关于副词“也”的教学建议,分别是:合理安排语言点的教学顺序、注重副词“也”与其相近的词的区别教学、尽量少使用媒介语注释、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最后是对上述研究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副词 “也” 偏误分析 教学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选题缘起8
  • (二)研究综述8-10
  • 1.副词“也”的本体研究8-9
  • 2.副词“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9-10
  • (三)研究思路与理论依据10-11
  • 1.研究思路10
  • 2.理论依据10-11
  • (四)语料来源及研究范围11-12
  • 一、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副词“也”的偏误类型分析12-22
  • (一)副词“也”的混用12-17
  • 1.副词“也”与“都”混用13
  • 2.副词“也”与“还”的混用13-14
  • 3.副词“也”与“就”的混用14-15
  • 4.副词“也”与“又”的混用15-16
  • 5.副词“也”与“才”的混用16
  • 6.副词“也”与“却”的混用16
  • 7.副词“也”与“而”的混用16-17
  • 8.副词“也”与“和”的混用17
  • (二)副词“也”的遗漏17-20
  • 1.表示“两事相同”义的遗漏18-19
  • 2.表示“无论假设成立与否,后果都相同”义的遗漏19
  • 3.表示“甚至”义的遗漏19-20
  • (三)副词“也”的误加20-22
  • 1.不合语义的误加20
  • 2.不合语法的误加20-22
  • 二、副词“也”的偏误成因22-27
  • (一)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全面22-23
  • 1.学习者未全面掌握副词“也”的语法规则22-23
  • 2.学习者未掌握副词“也”与其他相近词的区别23
  • (二)学习者母语规则负迁移23-25
  • 1.韩国留学生母语规则负迁移23-24
  • 2.日本留学生母语规则负迁移24-25
  • (三)学习者目的语规则泛化25
  • (四)教材中单词注释有误或不全面25-27
  •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副词“也”的教学建议27-34
  • (一)合理安排语言点的教学顺序27-28
  • (二)注重副词“也”与其相近的词的区别教学28-31
  • (三)尽量少用媒介语注释31-32
  • (四)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练习32-34
  • 1.针对副词“也”的意义的练习32
  • 2.针对副词“也”的使用位置的练习32-33
  • 3.针对副词“也”与其他相近词的练习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后记37-38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如梅;偏误分析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苏香瑞;;浅析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的差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王婧;;中亚留学生副词“才”和“就”的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12期

4 杨德峰;留学生以“象”代“像”偏误分析——兼议“象”和“像”的分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王振来;日本留学生学习被动表述的偏误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董淑慧;;“A归A”的语义、语篇功能及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6年04期

7 王媚;张艳荣;;俄罗斯留学生“了”字句使用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1期

8 胡苏姝;;声旁与形声字读音的偏误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王玲玲;;关于留学生对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使用偏误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10 梁恩正;;留学生“好不容易”偏误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张小翠;;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魏玮;;高级水平留学生使用“在”字介词框架偏误分析[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袁义春;;小学生语言偏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苏娇娇;;副词“也”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启示[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宋丽娴;;斯瓦希里语学生汉语一级元音习得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邓瑶;;PSC中双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常见偏误分析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斐然;;从二语习得视角分析学生口译的偏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王玲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李汉平;日本学生汉语被动句的偏误分析及探源[N];山西青年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Thea Sairine Wong(张赛英);印尼学生习得汉语“有”和“在”的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康;中国韩语初级学习者助词使用偏误分析及教育方案[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李艺;老挝留学生汉语测试及偏误分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廖嘉俊;汉语介词“在”与泰语相应介词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成华;留学生习得副词“马上”和“连忙”的偏误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5 马应瑛;留学生习得“得”字补语句的偏误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杨晓庆;六大常用汉语语气词的偏误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7 左双丽;“难免”、“不免”、“未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庄亚杰;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动词使用偏误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党万智;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时间词偏误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10 周纯(Linda Chun Zhou);瑞典汉语初学者声韵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副词“也”的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26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