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清代“指事”学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19:10
  “六书”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周礼》,许慎对“六书”作界说之后,六书的理论体系逐步得以确立,后世还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六书学。六书几乎成了任何一个研究《说文》的人无法回避的课题。纵观六书的发展历史,孕育期在东汉,形成期在宋元明,而清代是六书学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说文》学(以下统一用此)达到极盛,名家辈出,论著颇丰。因而研究清代六书,在文字学研究领域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指事作为六书之一,研究它是十分有价值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指事学说相关资料进行穷尽式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借鉴前人研究经验,分析指事一说承前启后的学术意义与价值,理清六书理论体系,明晰学术发展源流。具体分章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综述。其中本文的选题缘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分析清代学者对指事一书的研究成果,其次是阐述清代以后学者对指事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概述清代指事学说研究状况。简单介绍汉代至清代学者研究《说文》及六书的状况。指事一书历来在六书研究中所占比例较少,专著研究数量不多,很多关于指事的研究都散见学者的著述中,需要进行归纳整理,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任务。第二章清代指事研究分类,此章节为全...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缘起和研究综述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指事学说概述
    1.1 清之前指事学说研究概说
    1.2 清代指事学说研究概说
第二章 清代指事研究分类
    2.1 汉字及指事起源探究
        2.1.1 汉字起源探究
        2.1.2 指事起源
    2.2 指事界定
    2.3 指事位序
        2.3.1 尊许派
        2.3.2 尊班派
    2.4 指事分类
        2.4.1 指事分"正例"与"变例"
        2.4.2 其他分类
第三章 清代六书关系研究
    3.1 指事与象形、会意的区别
        3.1.1 区分指事与象形
        3.1.2 区分指事与会意
    3.2 清人六书分类研究
        3.2.1 "六书三耦"说
        3.2.2 "四体二用"说
第四章 清代指事及六书学说研究总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字六书指事构形法[J]. 张泽渡.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段玉裁与王筠文字学思想之对比[J]. 王三格,徐璐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3]古代六书学研究综述[J]. 黎千驹.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4]宋元明六书理论中的兼书说[J]. 党怀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5]“六书”研究的历史演变[J]. 韩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6]“六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兼评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理论[J]. 郑振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7]论清代考据学的学术规范[J]. 郭康松.  清史研究. 1999(03)
[8]指示符号是“指事”的根本标志[J]. 韩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4)
[9]指事的内涵及其次第论[J]. 韩伟.  云梦学刊. 1997(02)
[10]“六书三耦”说与汉字的形体分析[J]. 古敬恒.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5(04)

硕士论文
[1]《说文解字索隐》研究[D]. 张盼.陕西师范大学 2010
[2]《说文解字注笺》研究[D]. 王娅维.陕西师范大学 2009
[3]王筠《说文释例》六书理论研究[D]. 马潇潇.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4]《六书通故》研究[D]. 张旭.陕西师范大学 2008
[5]《六书长笺》初探[D]. 张小乔.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91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291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e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