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介词“给”用法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4 17:57
  偏误分析指的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偏误的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对偏误分析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语言学家逐渐发现学习者母语的干扰并不是致使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唯一原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研究的重点从对学习者的母语和学习者的目的语之间的对比研究转向对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说语言的本身进行直接研究,其中重点研究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的语句,将这些错误的语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学习者目的语的习得过程。科德是偏误分析的最早倡导者,他认为在对学习者的语言进行偏误分析后,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程度以及学习者目前到达的阶段;同时研究者也可通过偏误分析了解学习者二语习得的过程,以及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的步骤和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者都可以通过偏误分析对自己学过的语言规则而做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和检测。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介词“给”的偏误语料,对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有关介词“给”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将偏误归类并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 

【文章来源】:安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介词“给”的本体研究
        1.2.2 介词“给”的教学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的来源和标注
第二章 介词“给”的句法语义语用规则描述
    2.1 句法功能
        2.1.1 介词“给”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
        2.1.2 介词“给”组成的介词短语作补语
    2.2 介词“给”的语义功能
        2.2.1 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
        2.2.2 引进动作的受益者
        2.2.3 引进动作的受害者
        2.2.4 表命令语气
        2.2.5 引进动作的指向
        2.2.6 表示被动
    2.3 介词“给”的语用表达
        2.3.1 成分和位置的变化
        2.3.2 语境
第三章 介词“给”的偏误与定量统计分析
    3.1 介词“给”的偏误语料选取与结果统计
    3.2 “给”的偏误类型
        3.2.1 “给”的误用
        3.2.2 “给”的冗余
        3.2.3 “给”的遗漏
        3.2.4 “给”的错序
第四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4.1 造成偏误的原因
        4.1.1 汉语本身的复杂性
        4.1.2 学习者自身因素
        4.1.3 母语负迁移
        4.1.4 目的语知识泛化
        4.1.5 教师的因素
        4.1.6 教材
    4.2 教学策略
        4.2.1 重视介词“给”的本体研究
        4.2.2 重视汉外语言对比,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
        4.2.3 重视语法讲解,注意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4.2.4 注意区分异同
        4.2.5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给”偏误类型和原因的研究评述[J]. 卢崇楠.  参花(上). 2020(01)
[2]俄罗斯学生使用介词“给”的偏误分析[J]. 王媚.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介词“给”的偏误分析[J]. 张烷灵.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3)
[4]现代汉语介词的语义功能与重要作用[J]. 秦岭.  语文建设. 2015(26)
[5]介词“给”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 陈伟.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6]对外汉语中的介词“给”教学[J]. 王燕,彭有明.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2(03)
[7]论现代汉语中介词“给”的用法[J]. 周丽娟.  青年文学家. 2011(22)
[8]欧美学生汉语介词习得的特点及偏误分析[J]. 崔希亮.  世界汉语教学. 2005(03)
[9]“V给”格式中“给”的词性[J]. 刘永华.  天中学刊. 2003(S1)
[10]关于“NA给NBV(O)”结构及其教学[J]. 董付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1(05)

硕士论文
[1]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留学生汉语习得介词偏误分析[D]. 黄爽.烟台大学 2019
[2]老挝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D]. 郭慧.云南师范大学 2019
[3]日本学生汉语表对象介词的混用调查及教学建议[D]. 华梧鸣.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4]赞比亚留学生习得对象类介词“对、向、给”的偏误分析[D]. 约瑟夫(JOSEPH MULILO).河北大学 2018
[5]泰国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温艳楠.云南师范大学 2018
[6]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对象介词的类型学特征考察[D]. 戴勤.云南师范大学 2017
[7]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象类介词研究[D]. 徐馨竹.安徽大学 2016
[8]英美留学生习得对象类介词“对、向、给”的偏误分析[D]. 刘洋.黑龙江大学 2015
[9]现代汉语“V-给”结构的句法研究[D]. 王雯青.湘潭大学 2014
[10]韩国留学生习得对象类介词“对、向、给”的偏误分析[D]. 周洋.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22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322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