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招呼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15:42
  见面打招呼互相进行问候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人都会有的行为,因而招呼语也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言语形式之一。作为人际交往活动的起始标志,使用不当的招呼语会导致情感的障碍和交际的失败。在本文中,先确定了招呼语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涉及到的交际策略原则。从语义内容方面,将招呼语分类成称呼式、问候式、即景式、询问式、调侃式、复合式等六种类型的招呼语,得出招呼语具有偶发性、适切性、简约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招呼语的使用并不是毫无限制的,而是使用要受到许多语用等因素的制约,本文从情景语境因素、民族文化因素和社会时代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招呼语使用的因素。现代汉语招呼语为言语交际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表现空间。在言语交际活动中,选择合适恰当的招呼语来完成感情的交流这一交际过程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招呼本身表达的情感交流的作用,更要考虑到现代招呼语的语用制约因素。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招呼语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现代汉语招呼语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范围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比较法
        三、访谈法
        四、观察法
    第六节 语料来源
        一、调查法
        二、内省法
        三、文献法
第二章 关于招呼语
    第一节 现代汉语招呼语界定
    第二节 西方greeting 理论类
    第三节 招呼语、问候语、寒暄语
    第四节 招呼语中的策略原则
        一、合作原则
        二、礼貌原则
第三章 招呼语的句类分类
    第一节 陈述句式
    第二节 一般疑问句式
    第三节 特殊疑问句式
    第四节 感叹句式
    第五节 祈使句式
    第六节 独语句式
第四章 招呼语的语义分类
    第一节 称呼式招呼语
        一、称名类
        二、身份类
        三、亲属类
        四、通称类
        五、叹词类
        六、复合类
        七、零称呼
    第二节 问候式招呼语
        一、问好型
        二、祝愿型
        三、寒暄型
    第三节 即景式招呼语
        一、即景描述型
        二、即景评论型
    第四节 询问式招呼语
    第五节 调侃式招呼语
    第六节 复合式招呼语
第五章 现代汉语招呼语的特点
    第一节 偶发性
    第二节 适切性
    第三节 简约性
        一、语言形式简洁
        二、信息内容单一
    第四节 多样性
        一、招呼语类型的多样性
        二、招呼语话题的多样性
第六章 现代汉语招呼语语用分析
    第一节 情景语境分析
        一、语境因素
        二、时间因素
        三、空间因素
        四、话题类型
        五、交际主体
        六、旁人因素
    第二节 民族文化因素
    第三节 社会时代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零称呼及其语用效果[J]. 车录彬.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12)
[2]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称谓语的变化与发展[J]. 高剑华.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8(04)
[3]汉语问候型招呼语及其应答策略[J]. 单鹏程.  语文学刊. 2008(09)
[4]现代招呼语的变异特征及语用制约[J]. 黄俊英.  许昌学院学报. 2006(06)
[5]汉语寒暄语的语用阐释[J]. 陈秋娜.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1)
[6]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 曹炜.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见面语转变与中国社会变迁——以“吃了吗”到“你好”的变化为例分析[J]. 肖亚丽.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8]“零称谓”现象探微[J]. 许月燕.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07)
[9]中国问候语“你吃了吗?”的文化折射[J]. 章礼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J]. 陈晓燕.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硕士论文
[1]清代三小说礼貌用语及其与现代的比较[D]. 喻莲.西南大学 2009
[2]汉语招呼语语用及教学对策研究[D]. 熊云茜.北京语言大学 2007
[3]汉语问候语及其教学研究[D]. 周旋.上海交通大学 2007
[4]现代汉语称呼语探究[D]. 刘惠瑶.河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30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330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